巴黎圣母院卡西莫多人物描写【《巴黎圣母院》人物描写的对照艺术】 人物是小说构成的三要素之一,而成功的小说也就往往借助于作家笔下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我在阅读雨果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时,感觉该小说人物的刻画更是鲜明而独特,即采用对照的手法,在作品中人人对照,事事对照,处处对照,在对照中凸显差异,对照渗透到小说的各个方面,其中人物对照则是小说艺术对照的突出特点。它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一.主次人物的对照。小说的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是全书的中心人物,她是一位天真热情,能歌善舞,勇敢活泼,心地善良的少女。在她的身上,体现了外形美和心灵美的和谐统一。作者以她为中心,在她的周围设置了四个面貌各异、性格不同、地位悬殊的男性人物,与之作对照,从四个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了对爱斯梅拉达的四种不同性质的“爱”。爱斯梅拉达是一个“纯洁而光辉的人”,为善的化身;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是个“阴森可怖的人”,为恶的代表,两者形成了善恶美丑的鲜明对照。爱斯梅拉达和王室近卫队长弗比斯对照,由于后者在爱斯梅拉达被劫持时救出了她,她就把真诚的爱情献给了弗比斯,忠贞不渝,直到临刑时还在亲切地唤呼情人的名字;而弗比斯却是一个逢场作戏的纨绔子弟,当无辜的少女被吊上绞架时,却在和贵族小姐寻欢作乐,两者形成了崇高与卑劣的鲜明对照。爱斯梅拉达在平民诗人甘果瓦误入“圣迹区”时,为了拯救他而与之结成假夫妻,使他免于一死,可谓义重如山;甘果瓦则在少女身陷囹圄、面临绝境时,却反目不认恩人,竟与克洛德合谋策划,肋纣为虐,欲置少女于死地而后快,这是善良和凶残的对照。爱斯梅拉达与敲钟人伽西莫多,一个体表轻盈,奇美绝伦;一个身残形畸,丑陋不堪,这是形体的美和丑的对照。通过爱斯梅拉达与以上四个人物的对照,突出了爱斯梅拉达的和性格,使她显得更加美丽和崇高,浮雕般矗立在读者的心目之中,她是中世纪黑夜中的一盏明灯。 二.人物之间的对照。克洛德与伽西莫多是义父义子,但一个对爱斯梅拉达充满淫欲,不但心怀毒计,谋刺弗比斯,还嫁祸于爱斯梅拉达,并怂恿宗教法庭将其诬为杀人女巫而判以死刑;一个则对爱斯梅拉达充满真诚纯洁的爱慕,主动为她找寻情人弗比斯,及时传递有关消息。两相对照,前者的极端利己的丑恶灵魂,后者自我牺牲的高尚情操,十分鲜明。诗人甘果瓦和敲钟人伽西莫多曾先后受恩于爱斯梅拉达,当甘果瓦即将被乞丐王国处以死刑之际,她秉持正义,挺身而出,以愿意和诗人结婚的名义,救了甘果瓦的性命;当伽西莫多在烈日下当众受鞭刑,口渴难忍,发出阵阵呼喊之时,她不记被劫持的旧帐,手捧葫芦,把水送到了这个可怜人的干裂的嘴边。但是,当爱斯梅拉达身处险境时,甘果瓦贪生怕死,怯懦自私,为副主教克洛德所利用,参与从圣母院骗出爱斯梅拉达的罪恶活动;伽西莫多则见义勇为,冒死巧计相救,把她抢至圣母院钟楼,热情照料,悉心保护。两种行为,两种道德,在鲜明的对照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和进一步的深化。 三.人物自身的对照。这种对照的形式在具体描写和运用上又是多方面、多层次。例如人物行为前后迥然不同的对照。克洛德在青年时期曾有抚育兄弟、收养弃儿等善举,但成为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后,却一反常态,用心险恶,充满杀性,一再迫害天真纯洁的爱斯梅拉达。克洛德前后行为完全不同,判若两人,从而表现了正常人性和宗教信仰的矛盾,说明了宗教如何异化和泯灭了人类的思想,揭露了宗教对人的精神和肉体的摧残;而伽西莫多起初听从克洛德的指使,劫持爱斯梅拉达,奴性十足,愚味凶恶,但后来毅然从法场上施计救出了她,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敢和惊人的智慧。伽西莫多这一前后行为的对照,强调了少女的心灵之美,仁义之心对伽西莫多精神上的巨大的感化作用。再如,人物仪表外貌与内心世界的对比。伽西莫多虽然外表奇丑,但内心优美,丑的外貌更加突出了美的心灵。克洛德道貌岸然,衣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39c6e4ee7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