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诗学案第一课时

时间:2022-08-07 10:18: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东省昌乐一中2011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学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编号:01 班级: 姓名: 评价: 时间:2012-11-19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体会初唐诗刚健而飞动的抒情风格。 2.掌握诗歌鉴赏中炼字题的答题技巧。 3.在诵读中体悟作者的离情别意。

【考点解读】

把握炼字的基本类型,掌握动词炼字的答题方法和步骤。

【使用说明】

1.利用自习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练习,初步感知初唐诗。 2. 结合《非常学案》“课前新知导学”——“作者名片”“背景介绍”把握作者和背景。 3. 《滕王阁》《从军行》《春江花月夜》这三首词自学,能够熟读并背诵《春夜别友人》掌握炼字题的答题思路和方法。

【自主学习】

一、总论

1、简述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

先秦诸子散文——两汉—————— ——明清小说 各时期,文学样式发展达到颠峰 2、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初唐四杰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岑参、高适等)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白居易、刘禹锡、韩愈、柳宗元、李贺等)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小李杜 、初步感知初唐诗

初唐的诗歌创作,主要是以唐太宗及其群臣为中心展开,一开始多述怀言志或咏史之作,刚健质朴。贞观诗风呈现宫廷化倾向,这与受南朝文化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贞观诗坛后期,出现了一位重要诗人上官仪,形成一种“上官体”。上官体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音响清越,韵度飘扬,有天然媚美之致,体现了一种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

真正能反映社会中下层一般士人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的,是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杰”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四人的创作个性是不同的,所长亦异,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但他们都属于一般士人中

确有文才而自负很高的诗人,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之下的雄杰之气。“四杰”的创作活动集中在唐高宗至武后时期,当他们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而崭露头角时,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相对于歌行体而言,当时渐趋于成熟的五言律,因追求对偶的整齐和声律的谐调,常表现出一种感情的相对稳定。但是,“四杰”所写的五言律,尤其是王勃和杨炯的五律,也透露出一种非常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这主要反映在他们羁旅送别之作和边塞诗中。“四杰”的送别诗,于伤别之外,尚有一种昂扬的抱负和气概,使诗的格调变得壮大起来,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就是“四杰”送别诗中最有名的一首。

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诗人。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陈子昂又是个具有很浓政治色彩的诗人,借《感遇》来恢复风雅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使诗歌创作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是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提倡风骨和兴寄,对于当时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陈子昂较早地在创作中体会到这一点,并有十分明确的理论表述。

张若虚是初、盛唐之交的一位诗人,大致与陈子昂等人同时登上诗坛。他的诗仅存两首,但一篇《春江花月夜》,就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大家地位。这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的是乐府旧题,但作者已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

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杰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他们的诗歌还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已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内容,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诗的风格也较清峻,对扭转初唐诗风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 三、名句默写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 川。 ,长河没晓天。 ,此会在何年。 四、重点突破——《春夜别友人》

(一)作者名片和背景介绍见《非常学案》P1页。

(二)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诗四联各写了哪些内容?





【课内探究】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悬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1.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中哪两个字用好?好在哪里?

2.如何理解诗人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来表达离情别意的?



炼字题答题步骤总结:

【当堂检测】

1. 背诵并默写全诗。

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课后提升】

一、炼字题知识积累 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卢延让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 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二、送别诗



古人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送别诗常见的意象:杨柳、日暮、月、长亭、南浦、鸿雁、琴瑟、班马、孤蓬、草、山、寒蝉、阳关、古道、西风等。

送别诗常用的思路:别前渲染→别时情→别后景情(别后想象)

送别诗表达的情感: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嘱咐、或祝愿,也有伤心、惆怅、期望等

送别诗常用的技巧:比喻、拟人、渲染烘托、情景交融、衬托(正衬、反衬)、虚实结合、对比等。

把握诗歌的风格

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维的《渭城曲》等。

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高适《别董大》,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

鉴赏送别诗风格时,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如李白生活在盛唐,他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爽、甚至狂放不羁。因此他的送别诗景象宏阔、别情

2






深挚豁达开朗,没有伤感情调,如《送友人》,这是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8d63119cc7931b765ce15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