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三字经》 说起《三字经》,相信大家是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作为我国传统开蒙教育的第一书,《三字经》的书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说它陌生,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只知道前两句“人之初,性本善”,而紧接下去的句子,记忆就愈发模糊了。 《三字经》成文于南宋末年,直到元朝才开始流通,明清时期才流传开。全书以三言形式出现,全文读起来轻松愉快、朗朗上口,十分符合儿歌特点,所以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因此《三字经》是古代中国文人启蒙教学第一书。《三字经》全文1145个字,用简单通俗、朴实无华的白话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讲述了亘古不变的道理,全篇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堪称是一部伟大的中国文化史书。 随着文化传播的日新月异,《三字经》早就不仅只有汉文版本了,它还有满文、蒙文译本。同时,《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德文译本也纷纷问世。1990年,在新加坡出版的英文译本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在世界范围内加以推广。历数《三字经》传播的足迹,说明《三字经》的文化价值及其所传达的思想理念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如果说未来是过去的延续、过去是未来的财富,那么重读《三字经》,重温做人处事的道理,就是再次走进知识殿堂,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焕发新的荣光。历史告诉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全盘西化是不正确的,而如何用好中国传统文化指导中国未来发展,如何在世界做好中国思想价值输出,在国学热的今天,是每个国人思考的命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9760c1ece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