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1)

时间:2022-04-10 19:13: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朗读

作者:王小芳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年第16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说明我国从古代起就非常重视朗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因勤于朗读,以致口舌生疮;明清之际学者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由此看来古人正是通过朗读使得自己文思泉涌,妙语连珠。不知从何时起,学校里的琅琅书声越来越少,甚至听不到了。即使有朗读,如果你停下脚步仔细聆听,你会发现学生的朗读可谓无停顿、无情感。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作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我们有义务、有责任重视朗读,改变语文教学的模式。于漪老师在著作中谈到的: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非朗读,不足以感受情感之初,意蕴之深;非朗读,不足以学到风格之新,手法之巧那么我们该如何发挥朗读教学的魅力? 一、感情范读——激发兴趣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如果教师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且能不断地提高读书的兴趣。由于现代教学工具的普及,很多老师都依赖于有声的教学辅助;也有一部分老师由于对自己的朗读水平缺乏足够的自信,而不敢在学生面前放声朗读。其实这两种教师都错失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机。学生在一味的听觉疲劳和默读的情况下很难激发自己的情感,这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由此看来老师的现身范读很重要,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范读呢?答案是肯定的。曾经以为篇幅长的文章不适合范读,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韩军老师用二十余分钟朗读《大堰河,我的保姆》推翻了我的观点,事实上范读无界定。朗读是入情的最好方式。作品内喜怒哀乐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节奏,可以通过朗读而清楚地显现,可借以加深体会,增进理解。像《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孟子〉两章》等经典名篇如果您能完整的背诵下来,那无疑会使您的学生更加敬佩您。 二、巧用齐读——提高能力

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非常主张朗读。他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这样,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其材料的意义、气韵、节奏,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觉。

农村初中的学生在朗读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一拿到课文就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而有的学生却是举步维艰。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抓住齐读这一环节,既能让一部分朗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9ac1f59763231126edb11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