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 六年级 备课组长: 时间 地点 文章 内容 分析 教学 目标 本课 重点 本课 难点 学情 分析 2.24---2.29 六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 主备人 六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备课内容 2.匆匆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初读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匆匆”,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的日子匆匆而逝/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读,找出有关的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执教人 课件 搜集孔子的资料 教 学 环 节 安 排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 1.揭题。 (1)板书课题,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正确,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2)围绕文题谈话,学生交流自己对文题的理解。教师了解学生对课文大意的把握情况。 2.初步了解作者,为阅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1)学生谈谈预习中对作者朱自清的了解。 (2)出示幻灯: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清华大学教授。他的散文语言精炼、情感丰富,被誉为“现代散文典范”。他一生勤奋,出版著作百余部,共二百多万字。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 3.鼓励学生提出预习中的问题。 (二)初读全文,初步感知。 1.听读课文。 (1)听课文配乐朗读。 备 注(二次备课) (2)学生自由表达听课文配乐朗读后的初步感受。 2.自读全文。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并在读中印证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 围绕“匆匆”,作者做了哪些思考? 3.学生交流,老师关注是否有新的问题产生。 (三)品读句段,读中悟情。 1.尝试读段,指导学法。 以第一自然段为例,指导读书方法。 (1)学生默读自学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从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在感受深的或喜欢的词句旁批注,和同桌交流。 (2)引导学生品读句子,抓关键词语,交流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师生互动,读议结合。带着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句的特别之处,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反复朗读。 (3)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4)回顾、总结品读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迁移运用。 2.迁移运用,自主阅读。 (1)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选择自己感受最深或特别喜欢的句子细读并批注。 (2)根据学情,确定全班交流的句段。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中体会感情,读中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说明时间在不经意间匆匆而去;关注“茫茫然”、“凝然”、“伶伶俐俐”等词语以及“挪移”、“跨过”、“飞去”、“溜走”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照课文的写法说一说,加深体验,学习作者如何捕捉细节,感悟生活。 (3)朗读句段。 (四)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1.总结本课学习收获。 (1)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收获。 (2)提出问题,为进一步研读做准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07e5d5bb90d6c85ec3ac6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