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不幸的芦苇 产生写下这篇文字的理由便是因为翻开了新买的书《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从在网上下单开始我就无限期待,想象着自己能够通过帕斯卡又一次了解更多的事理时脸上的痴迷与欣喜。认真读过序言开始正文的时候才发现,这样一本独立散文集,不过是曾经看过的《思想录》中的一部分。得知这一事实后失落确实是有的,因为并不能如愿以偿的获得更多。不过还是打算再细细的读一次然后把这本承载着零散却又一致思想的散文集小心收藏。对我来说它比《思想录》更加重要,因为后者除了作者的思想外还有大量篇幅描写接受宗教信仰的必要性,然而当时身在万米高空的我读到其中对于上帝的阐述与论证时,也并没有觉得自己与那位“在我们之上的存在”有任何接近之感。 虽然说不愿去阅读关于上帝的论述,但这并不表示我对于宗教有排斥。只是因为我未曾亲自体会到所以不愿单纯地去相信而已,如果当我离开了这个世界,再睁眼时看到了那个身着一件布衫满脸胡须中露出微笑的贤者,那么我也会确信并俯在他的身旁接受他的教诲。如果是其他的宗教也是一样,无论是安拉梵天佛祖我都会欣然接受并虔诚侍奉,当然如果仅仅是一片虚无,纯纯的唯物主义结局我也没有理由抗拒。 对于像这类没能亲眼见证的事,我会首先选择不否定也不确定的态度,而产生这样的态度还是要归功于帕斯卡。他让我清楚了人本身是这样的存在:我们本身并不能直接的接触到真理,而是通过不断地假设、论证、出错、更正、然后再假设,才能渐渐总结出事物的规律并以此推广从而确立出现有的真理。而即便是这样的真理,也只是人们眼中的真理,就如同曾经的“天圆地方”“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月亮是一切的原因”等等。一度被人们深信,直到新的理论出现打破了人们的认知。“永恒不变的就是一切都一直在变化”就是这样的道理,但是就算是这句话也要保持怀疑的态度,因为它总结的根据也只是“至今为止还在不断变化”。 从开篇就一直提到帕斯卡的思想。至于是怎样的思想,我还是愿意用零散却又一致来概括。零散是他的阐述如同闲谈对话般发散放松,既然提到就顺势讨论一番,感情、思想、品格、知识、论证方法等等,无所不包。但同时这一切的根源又能寻回到对人对自己的认识这一一致的问题上。之前逛微博的时候看到有高人写下这样的话“你眼中的世界其实是你眼中的你自己”,这句话就很贴合帕斯卡的思想。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只不过是一根渺小普通毫无存在感的芦苇,但当这根芦苇开始了思考,它就再也不同于其他普通的芦苇,它无比伟大,因为它已经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伟大。能够自主的思考,能够看到身边的一切,能够问出那一句伟大的“为什么”。但同时又被局限于自身渺小的本质,只能用一颗芦苇的视野去了解这个世界进而了解自身。就如同蒙上双眼走在弯曲又不知尽头独木桥上,只能一点点的去摸索,如若走歪便会摔跤,尝试着找到弯道之间的规律,然后爬起来重新回到独木桥上,就这样提心吊胆的一点一点走下去。 有人会说你写下这些多毫无实用性的东西干什么,这些东西就算不知道不认同也无所谓,一样可以或喜或悲的过完自己多彩的一生。确实,这一切对于生活其实没有必要,但是我认为对于作为一个人,这些东西却是有必要的。我认为人们都会或早或晚的注意到这些问题,我们都会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开始迷惑,尤其是到了人一生的中后期,我们已经用一辈子时间得到了或放弃了年轻时期盼的所有事物,然后问出那一句伟大的“为什么”。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找到自己的信仰和新的人生观。而这也正是很多人在中年过后开始投向宗教的怀抱的原因。我们想通过新的信仰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继续借用帕斯卡的话:信仰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年代年龄聪不聪明都是问题,纯朴的人和超智的人都有信仰,前者简简单单就信了,后者用理性推理,两者都得到了好处,介于两者之间的人则很不幸,他们的理性没有发达到后者的程度,但他们的纯朴又不及前者,所以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只能依靠自己很靠不住的中等智力去探索去了解。这段阐述中的所言的信仰,不单单指宗教上的信仰,也指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等等多方面的信仰。也即是“我想要什么”“我该怎么做”“我为什么这么做”这类琐碎却又需要时常面对的这类问题的答案。至于得出的答案是怎样的,只有问问题的人自己才能体会到,因为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的问题答案往往不同。 至于我自己找到了怎样的答案,我无法对读到这里的人言明,即便我能够清楚地阐述出我的答案,对于听到的人也没什么,毕竟我的地图没有办法去诠释你的桥。而且我的答案对于我自身也不是永恒,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的得到全新的答案。而我所能做的,就是继续安静的走在自己那座独木桥上,做那一根不可替代的不幸的芦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1e19fd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