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评案 李碧莲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论语》有关的文学常识。 2、背诵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和成语,初步了解学习古文的方法和规律。 3、感悟《论语》中提到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修身做人的态度,为我所用。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和成语。 教学难点:感悟《论语》中提到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修身做人的态度,为我所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 你听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吗?宋初的宰相赵普说,他除了《论语》没读过其他的书,就是凭借半部《论语》辅助宋太祖赵匡胤平定了天下。《论语》真的有如此大的魔力吗?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首位。今天的课堂就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近《论语》。 一 我所知道的《论语》和孔子 《论语》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 解读《论语》 第一章: 1、读一读,给加线的字注音,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1)展示读音,尝试朗读,互评。(读音和节奏)(展示幻灯片) (2)同桌互读,互评。 (3)全班展示,互评。 (4)全班齐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2、读一读,读懂句子的含义,把加线词语的含义积累下来。 (1)展示关键词的含义,互评。提出其他关键词语。 子曰(说):“学而时(按时)习(复习)之(学过的知识),不亦说(通“悦”,愉快)乎?有朋(志同道合的人)自远方来,不亦乐(快乐)乎?人不知(了解)而不愠(生气),不亦君子乎?”(《学而》) 教师点评: 朋:志同道合的人 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而:顺接,并且;转折,却 (2)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章的含义,互评。 教师点评: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补,把古文中省略的内容补出来。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3、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说一说,这章内容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学生可能给出的答案: (1)学过的知识要按时复习 (2)热情对待学友 (3)做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4、再读课文,带着感悟来读,怎样读才能更美? 第二章: 1、读一读,给加线的字注音,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1)展示读音,尝试朗读,互评。(读音和节奏)(展示幻灯片) (2)同桌互读,互评。 (3)全班展示,互评。 (4)全班齐读。 曾子曰:“吾( )日三省( )吾身:为( )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2、读一读,读懂句子的含义,把加线词语的含义积累下来。 (1)展示关键字的含义,互评,补充。 曾子曰:“吾( )日三( )省( )吾身:为( )人谋( )而不忠( )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 )不习( )乎?”(《学而》) (2)教师点评 传:动词变为名词,传授的知识。 (3)试着说说这一章的意思。 3、说一说,这章内容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4、再读课文,带着感悟来读,怎样读才能更美? 第三章: 1、读一读,给加线的字注音,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1)展示读音,尝试朗读,互评。(读音和节奏)(展示幻灯片) (2)同桌互读,互评。 (3)全班展示,互评。 (4)全班齐读。 子曰:“吾十有( )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为政》) 2、读一读,读懂句子的含义,把加线词语的含义积累下来。 (1)展示关键字的含义,互评,补充。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为政》) (2)教师点评 翻译的方法:扩:把文言文中的单字变成现代汉语中的两个字,如:逾:越过,超过。矩:规矩 (3)试着说说这一章的意思。 3、说一说,这章内容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4、再读课文,带着感悟来读,怎样读才能更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1e70550647d27284b7351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