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让学生说说他们心中所认为的人生中最苦与最乐的事,由此引入本文,请学生来看看梁启超的观点。 2、作者简介: 良主义者、学者。著作:《饮冰室合集》 3、课文朗读:朗读时教师加以指导,明确一些较难的字词的音义: ①注音 ②结合文中注释解释词语 ③补充解释词语: 4、师生讨论课文内容: ①理清文章结构: (黑板上写好 ) 第一步:先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填写以下空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根据答案再次讨论,理清课文结构,从而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1、2自然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二、(3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三、(4、5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②分析课文: A讨论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 (1)作者使用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吗? 点拨:贫→知足;失意→安分;老死→达观。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 (2)接着作者顺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3)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最苦的原因)? 找出相关论说的句子: (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 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第2自然段: (1)一篇好的议论文,为了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必须适时适度地举例,请找出有关事例。 举例: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 延伸: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 (2)学生讨论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2)请同学们找出“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 点拨:关键词句——“良心”的监督、时时刻刻,至死不已、这种“苦”,无法排解,也不能逃躲。 明确:1、2自然段的关系是主论与辅论的关系。第1段提出观点,第2段进一步指出有关的种种情况和状态。 B、讨论第二部分: (1)什么事最快乐呢? 明确: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2)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由学生找出,并讲讲它们的含义。 有关句子有:古语——如释重负;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3)找出论说的句子,总结这一段的内容。 有关句子:“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小结: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C、讨论第三部分: (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要说明什么? 名言: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学生小组讨论后总结:要说明“人生当勇于负责”。 (2)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点拨:从文中找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 小结: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 (3)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这样说?找出文中句子加以说明。 明确:说明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 文中句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5、小结:学生讨论填写,从而明确苦乐与责任的关系 本文的论题:最苦与最乐 本文的中心论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5)拓展延伸课文内容: ①了解语言特色,锻炼思维能力: (1)小组分析讨论本文语言,看看文中运用了最突出的句式? 明确:句式——设问句(结合思考与练习二) (2)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论证方法——引证(名言佳句,古语,俗语)、例证(第二段)、对比论证(责任未了与尽了责任)等。 6、板书设计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最苦: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最乐: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负责任:对人、对事、对己 尽责任:人生第一件乐事 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 苦中真乐: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1e8abf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