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德福思想论 丁晓慧,解光宇 (安徽大学 哲学系,安徽 合肥 230039)摘 要:《周易》是我国一部古老的哲学著作,其中的德福思想内涵丰富,对儒家哲学产生深远影响。“以德祈福”使人们更加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期德福共享。“继善成性”说也被后来的儒家学者吸收并发展。 关键词:周易;德福;善恶 中图分类号:B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0-0029-02 一、德福思想的理论渊源 “福”这一概念早在西周初年就已形成,人们对“福”也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其中有“五福”之说,即寿、富、康宁、攸好德和寿终命,五福说把“福”与“德”联系起来,认为德是获得幸福、避免不幸的重要途径。周人还把“德”与“得”并称,认为武王所具有的获得天下的方法、才能、品德等主观因素就是德,有了这些“德”,才得以灭殷,才能得天下。能够保民安康或者与天相配,是君王有福的表现。由此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 德与福的关系,主要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第一,以德祈福论。《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也就是说,天道是赐福善良而降祸于淫恶的。上天降罪于夏朝,以彰显它的罪恶行径。《国语·周语上》说:“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精洁、惠和,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也就是说,如果国家要兴旺,它的国君就得明察一切、中正无邪、精诚廉洁、仁爱谦和,他的政德足以上达神灵,他的恩惠足以团结民众。有意志的天道或神明秉公执正,扬善罚恶,主宰着人的祸福。人的祸福完全凭借上天的安排。天道或神明能够感知到人的德行的善恶,所以人所遭遇的祸福都是因为自己的所做所为而得到因果报应。那么,基于此,人就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德行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一来,人的“吉凶祸福不决定于神秘的联系”[1],而是依靠人自身德行的善恶来决定的,好的德业、善的德行会得到上天赐予的福,而邪恶的德行则会遭致灾难。这样一来,德性的善恶就至关重要,人们可以通过对自身德性的修为来祈得幸福。“吉凶由人”“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人的幸福实际上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人自身在安排和左右人的命运”[2],福的获得完全凭借个人的修为,天道或神明只是充当监督者的角色。如果个人生活幸福,福禄双全,就说明他道德高尚,德行修为的好;反之,如果个人生活窘迫,则说明他作恶太多,没有道德修为,要用受苦受难来赎罪,以便来生享受荣华富贵。这样,就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百姓的理论依据,让百姓要安分守己,注重操守,以德祈福。 第二,命定祸福论。“以德祈福论”只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精神寄托,是作为社会变革时期的一种理论武器。它并不能作为衡量现实生活幸福与否的理论依据,现实社会中德福不一致的现象是随处可见的,一句“天道祸淫福善”是无法掩饰的。一方面,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使人们对自然界有种畏惧心理,在肆意妄为的自然面前束手无策。人们对当时的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于是就把它归结为是上天的旨意,是不可抗拒的。另一方面,不公正的社会制度让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大多数人生活在少数人的统治之下得不到自由。自然和社会对人们造成双重压迫,以德祈福思想与现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使得人们不得不向冥冥之中的命运寻求心理平衡和精神慰藉。于是,人们把生命中的荣辱、福祸都归结为是命中注定的。在潜意识里认为,人一生的福祸如何,都已经由不可抗拒的命运决定,不论个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改变既定的命运。人只有接受命运的安排,安安分分的生活,任何企图改变命运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命定祸福论否定了个人行为改变命运的可能性,把个人定死在命运的安排之中,完全割裂了道德与祸福的关系,道德不再成为衡量个人所得祸福的标准,不管个人怎么做,祸福都是命中注定的,行善也好作恶也罢,福祸都在那里,不多不少,不增不减。这样,就使行善积德形如空文,道德也被束之高阁。 二、《周易》德福思想的内涵 (一)继善成性 《易传》在“一阴一阳谓之道”[3]的基础上提出“继善成性”说。“继善成性”是“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缩略语,对于“继善成性”的含义,朱熹解释为:“道具于阴而行乎阳。‘继’,言其发也。‘善’,谓化育之功,阳之事也。‘成’,言其具也。‘性’,谓物之所爱,言物生则有性,而各具是道也,阴之事也。周子程子之书,言之备矣。”[4]这里“道具于阴而行乎阳”并不是说阴阳分离,而是说动则为阳,静则为阴。同时,由于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所以一阴一阳的循环往复,才是道的本质。“继”是说道的发用,道的发用所造就的化育之功就是善。“成”是说物之所具。“性”是指事物的禀性,事物是依其本性而生的,并各自具备适合自身所需要的“道”。“继善”属于阳,“成性”则属于阴。“继善”与“成性”之间的关系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简而言之,继善成性的意思就是“流行造化处是善,凝成于我者即是性。继,是接续绵绵不息之意;成,是凝成有主之意。”[5] (二)德福相衬 德福就是道德与幸福,通过道德修为获得幸福安康,它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一对重要的范畴。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就很关注德福问题,纷纷阐发自己的思想见解,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易传》中说:“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6]孔子认为,德薄的人不能位居尊位,智慧不足的人不能谋略大事,力不能及的人不能委以重任。《易传》中也说,力薄任重,必然会遭受灾祸,是大凶之兆。由此可见,“德”和“福”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有什么样的“德”就有什么样的“福”与之相配。《易传》又说:“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辩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7]也就是说履卦教人行礼,是建立德业的基础。谦卦教人卑己尊人,是德性的柄韧。复卦教人去除物欲,使人从善,是德性的根本。恒卦教人始终如一,恒久不已,它是道德稳固的根基。损挂教人惩忿窒欲,是修德的工夫。益卦教人迁善改过,使德性日益宽大。困卦教人穷困不乱,守着正道,是辨别德性的标尺。井卦教人德泽似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依此而达到德性的修为。巽卦是教人因势利导,是道德的制宜。这里,朱熹从谦、复、恒、损、益、困、井、巽等方面说明“德”的重要性。认为有其德才能泽被其福,福是随着德而产生的。通过德的厚薄可以预测福的多少,德越厚则福越多,德越薄则福越少,德和福是相宜而生的。“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8]也就是说,相事可以知器,占事可以预知未来。占卜并不是凭空胡说,信口胡言,而是通过对个人命理的推算,依据一定地象数而推算出个人的福祸。积善成德,德越厚则福越多,反之,则越少。德福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有其德必有其福与之相应,有其福则说明有其德所修为,德福相衬。 (三)德福皆为命 “德”和“福”是人的生命所包含的两个方面。“德”是生命内在的修养与品性;“福”是生命外在的环境与条件。任何一种环境下的社会群体或个人都有维持其正常运转和心理平衡的准则,这种准则就是对“德”的规范。这里的“德”是泛指“天地之德”,而不是指个人的德性或德行。《易传》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也就是说,“生”是天地之大德的体现,一切的“生”都是天地的恩泽。“福”指的是“一切与内心相对应的物质条件,既包括与群体相关的名、权、位,也包括与个体生活相关的禄、财、利”[9]。“福”是伴随着人的“生”而存在的,是对“生”的一种外在形式的描述。《易传》认为,万物来源于“天”。“天”作为一个最高的范畴,不是与“地”相对应的物质之天,而是一种具有精神性和超越性的实体。“天命”之“天”是在“物质”之“天”的流行变化中存在的,它和物质之天是不相分离的。万事万物都有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人和物的生成也都是“天命”使然,“天”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2748409910ef12d2bf9e7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