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体现个性 作者:纪娟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3期 儿童美术是儿童心灵的图像符号,是生命成长的需要。它如同人类的语言一样,可以传达儿童对世间万物的所见所闻,传达儿童内心的喜怒哀乐以及真情实感,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语言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所以很多专家都认为美术在儿童学习中是一门无对错的学科,它没有程式化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通过教师的激励与唤醒,才能使儿童个性得到张扬,情绪得到释放,成为一种快乐的过程,而此时儿童通过画笔传递出来的美术作品将会充满童真,充满个性的光芒。 但是纵观现今一些儿童美术作品,却看不到儿童特有的天真烂漫与灵性,有的只是经过刻意雕琢,完全失去孩子天性的"成人"之作。有的也不过是毫无内容、空洞的、几年如一日的所谓的"自由画"。分析原因,在儿童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在观念上的含糊不清是造成辅导上失败的关键。具体表现为:一种情况是教师在辅导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与创造,导致了画面“好看”的背后却失去了儿童的个性与天真;另一种情况是教师错误地把“儿童是课堂的主人,要保护好儿童作品的原创性”理解为在课堂上什么都不讲,对儿童放任自由,让其进行放鸭式的自由画,自由的原创性背后却是儿童笔下形象的“千人一面”,没有变化,从而使美术课堂教学失去了实际的内容。 如何正确进行美术教学,使美术课堂真正成为儿童享受快乐的殿堂,成为儿童收获成长的乐园,并让每个儿童笔下的作品闪耀个性的光芒,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注重启发引导,拓宽个性化的创作思维 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激励、唤醒,儿童才能信心满怀地不断探求新知,不断拓宽创新思维,才能产生许多奇思妙想,创作出许多与众不同的画面。对于儿童,切不可用太多的理性思维和专业的技能技巧去限制和约束他们天真的想象。作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既要让儿童保持作画的兴趣,又能在不断的学画过程中提高儿童的美术表现能力,拓宽创作思维。《美术课程标准》为我们指出了要“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启发与引导,能将美术知识、技能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将知识、技能融进美术教学,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获得技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切不要将美术课上成纯粹的技法课,从而削弱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对儿童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不留痕迹的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边霞教授曾对这种现象有这样的评价: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儿童知识的丰富,这种原创力渐渐被理性和知识所牵引,一方面使思维在某些方面变得更深刻了,另一方面又使思维受到极大的限制,创造力本身受到了伤害,丧失了它的原发性,成为一种清醒的、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46eef0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