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合作系统学派

时间:2022-12-29 07:22: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合作系统学派 背景

1938年正处于行为科学学派的发展初期,人际关系学说的兴起,使管理学者已经开始注意使用社会学理学的方法来分析和处理管理问题,注意协调好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在巴纳德看来,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研究的重点只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强调的是行为个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研究行为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而如果将组织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要使系统运转有效,则必然涉及到组织中个人与组织间的协调问题。例如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协调,这也符合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即系统之间的协调。它不仅包括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也包括各个子系统与大系统之间的协调。而当时的管理实践中也暴露出了某些单纯以人际关系学说为理论指导而不能解释的管理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社会系统学派得以产生,并将协调组织中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作为其研究的主导方向。

代表性人物

切斯特·巴纳德

著作

《经理的职能》

观点

一、组织是一个社会协作系统。这个系统能否继续生存,取决于如下因素。

1 协作的效果,即能否顺利完成协作目标。 2 协作的效率,即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是否使协作的成员损失最小而心理满足较高。 3 协作目标能适应协作环境。

二、指出正式组织存在的三个条件如下。

1 有一个统一的共同目标。

2 其中每一成员都能够自觉自愿地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3 组织内部有一个能够彼此沟通的信息联系系统。 4 在正式组织内部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三、对经理人员的职能提出三点要求。

1 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

2 善于使组织成员能够提供为实现组织目标所不可少的贡献。 3 规定组织目标。

四、提出“组织结合力”的概念

1 职能规范系统,即由于协作而划分和安排工作岗位所产生的合作系统。 2 职位系统,即直线的职权层次。 3 沟通联络系统。 4 奖惩制度。

5 组织规程,即使企业具有特征和个性的构想与手段。

成就

社会合作系统学派以组织理论为研究重点,对管理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对其他学派的


形成有很大影响。

局限



缺点

研究领域太过宽泛。同时,忽视了许多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技术。

学者评价

该学派带有浓厚的社会学色彩,基本上做着社会学所做的一切研究。它查明各种社会团体的文化关系的性质,并试图把这些关系作为一种互相联系的,而且通常是一种整体的系统表示出来。

这个学派对管理学作出过许多值得注意的贡献,认识到有组织的企业是一个受文化环境的所有压力和冲突支配的有机体。这对管理理论家和实际管理人员都是有帮助的。其他一些方面的帮助则更大,其中包括:对组织权力在制度方面的基础的认识;非正式组织影响的认识;以及对组织纽带等一些社会因素的认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61c822ddd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