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那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初学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把不认识的自勾出来., 指名读.正音 再来读一遍,注意停顿. 三、理解感悟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读熟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师生共同概括: (一)、解诗题,知作者 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 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 (二)、抓字眼,明诗意 指名读古诗.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师: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_________;从上往下看,庐山是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从近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___________. 师: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还用心去思考,你从哪看出来的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三)、多诵读,悟诗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66e2192b2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