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篇)

时间:2023-03-02 14:08: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篇)

友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

仔细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肯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友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欢迎大家共享。

友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首先,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彩缤纷,丰富多彩。好像从出生开始,我们的人生就已经被打算好了,我们需要好好学习,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学,于是,老师、学校、家长、社会……边的全部的环境都充斥着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就像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的四周,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但是,相比于安德烈,我们失去的真的许多。安德烈将性、药、摇滚乐〞看做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自由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在中国,饱尝着东方文化,我们的确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样的生活,有他那样的经受。但是我却想说的是,人生苦短,活的洒脱奔放而不留遗憾,才不枉来人间走这一遭。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读到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鸿沟,也感受到了父母了解和认识自己成人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对于子女不离不弃的、贯穿始终的爱。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沟通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觉,虽然自己以成家,却发觉自己越长大越孤独,慢慢的不情愿和父母共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伴侣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慢慢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最近好吗?〞还好啦。〞钱还够用吗?〞够。〞仅此而已。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改变,但是却没有人情愿或者留心是不是应当转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成人,肯定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读这本后让我深思,而且指导我如何面对每天在学校遇到的12岁左右的学生。每个学生就是一本书,是作为老师一日就得不断翻阅的书,而且是永久不会重复的书。这些书读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师的爱心、智慧及艺术了。好的老师应当是一名好的读者,龙应台告知我们,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那么对我们来说,认识一群性格各异的12岁的人,我们该怎么办呢?在我看来,我们首先得蹲下来,而且得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们自己,才能有空间去倾听他们的想法。现代传媒迅猛进展,而世界进展日趋多元,许多事物并非只有一个答案。所以不要带着标准答案与学生商量,因为人人都不喜爱被劝说。而且我们要擅长抓住机会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时,我们应当把80%的时间用于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留意不要以权威自居对他们发号施令。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去转变,我们和父母、父子、师生之间也会建立起一座通往对方世界的桥梁。雨后的彩虹,就会在桥梁的上空,绽放! 友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中国的家长在给了孩子足够的自由后,觉得那是自己的授权〞或施予〞,他们并不觉得那是孩子们原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他们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他们到今日都没法明白:他们的儿女不是他们的儿女,而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他们的别人〞!——题记 读了龙应台的《友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颖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彩缤纷,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如今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忙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忙,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劝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状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胜利时,妈妈、弟弟和伴侣会为他送去诚心的庆贺,但我们取得的

胜利却永久是理所当然,缺乏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久是那样微缺乏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莫非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特别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视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久只能是孩子〞,永久不能得到敬重,永久只能选择服从。莫非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愿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受探究下去,我又发觉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敬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莫非所谓的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么盼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也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友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们欢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把你们严厉 的爱变得温情一些,把你们古板的关心变得更加亲切一点,给我们一点柔美的微笑,给我们一点应有的敬重,那样,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生肯定会变得比如今灿烂许多,许多!

友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合上《友爱的安德烈》,我轻轻闭上了眼睛。这便是两代人的差距,两代人的代沟。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通过三年的时间,所写的36封家书。在这其中母亲带着八分的仔细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时间总会让人转变,如今的安德烈已是一个成年人,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安安〞了,龙应台面对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终她选择了与儿子敞快乐扉,试着去了解儿子,这个有些生疏〞的爱人。

母亲始终深爱着儿子,儿子也同样爱着她,但方式不一样,在每个父母心中,子女是永久都长不大的,永久都要被呵护的。安德烈面对唠叨的母亲也曾经说过: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读到此处时,我心中莫名的一处酸楚,第一次那么剧烈的感觉到,一个人的成长带给父母的喜悦,其实是夹杂着伤痛的。 在有一封信中,我很清晰的记得,有这样一个片段。安德烈问龙应台想要孩子怎样记住她时,龙应台只是淡淡的把自己比作一只火柴。她对安德烈说:你带着走的、永久不破灭的,是心中的热度和光,去面对前头的冰霜路。谁需要记得柴火呢?柴火本身,又何尝在乎你们怎么记得它呢?〞在茫茫的人生道路上,火柴不会永久陪伴在谁的身边。只是来暖和寒冷的人,只是来点燃盼望的人。 安德烈面对母亲受伤〞的心,表示了歉意,但龙应台先生清晰:她不再是儿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会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暖和和安全,但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爱护它,讨好它。搬家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习惯了的旧房子吧。〞时间依旧前进着,我们在成长。长大了的我们,不再需要父母的过多关怀,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已变得不能停留在一个角度上对待。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们,有着少年们一样的爱好,有着我们这个季节同样拥有的有别于轻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与我们又太不同了,德国式的教育和生活、思索方式让他和我们之间有着巨大的隔阂〞。书中可以到处看到中西文化的冲突。

在国外,老师对14岁以上的同学称呼要用您〞,人人平等,同样有看待问题或提出观点的资格。而在中国,这简直可以说是登天之难。我觉得安德烈对MM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索,与自己的孩子如伴侣一般沟通,他们这种火星与地球的沟通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友爱的安德烈》正如书名,贯穿书本的始终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这本书,慢慢溶开了两代人,两国的代沟。也让我认识到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会给我们不同的震撼力。 友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陆陆续续的最终读完了《友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颖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彩缤纷,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忙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忙,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劝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状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胜利时,妈妈、弟弟和伴侣会为他送去诚心的庆贺,但我们取得的胜利却永久是理所当然,缺乏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久是那样微缺乏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莫非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特别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视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久只能是孩子〞,永久不能得到敬重,永久只能选择服从。莫非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愿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受探究下去,我又发觉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敬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莫非所谓的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除此,令我感到诧异的是,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心精神,实在是难能珍贵的。他的那颗温顺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对于高尚生活的憧憬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港大的学生也和我们内地的学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英语看和读没问题,但是根本无法沟通。看了他的文章,我对欧洲开始憧憬,憧憬每间咖啡馆的静谧,憧憬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悠然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安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方艺术比方环境比方贫困比方真正的生活。

《友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欣赏的书籍,母亲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如今的同龄人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关怀与爱惜的回信,或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

友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最早知道龙应台,是读到她的那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后来有一年的妇女节,百家讲坛做了一期节目叫《女人说话》,包括叶广芩、张抗抗、李银河在内的很多知名女性都做了讲座,龙应台讲的是自己在担任文化部部长的经受。四年前,我买到《孩子,你渐渐来》一书,几年间不知读过多少遍,而且还向身边的许多妈妈做了推举。后来又从一期《读者》上了解到龙应台出版了新书《友爱的`安德烈》,在网上寻寻找觅了好久,最终买到了。

把《孩子,你渐渐来》和《友爱的安德烈》放在一起看,感觉很有意思。前面书中的安安,是个长着一头鬈发的小男孩,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等着妈妈把这个世界一一介绍给他;而后面书中的安德烈已是一个十八岁的大小伙子,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母子之间隔着三十几年的岁月,隔着中西方文化,龙应台觉得:儿子爱她,但并不喜爱她。为了重新认识长大了的儿子,也让儿子了解自己,龙应台邀请安德烈以通信的方式和她共写一个专栏,以书信的方式进入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

《友爱的安德烈》一书里面收入的即是龙应台和安德烈的三十多封书信,说实话,里面涉及到政治的内容,我读不太懂,但我感动的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担心,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对于母亲,儿子有着太多的不认同,大到世界观、价值观、生活看法,小到穿着装扮;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

怎样消除这样一种隔阂?龙应台的选择是一方面坚守自己的阵地,一方面主动出击,通过书信与安德烈商量问题、沟通认识,寻求有效的沟通。这对于我们做父母的是一种很好的示范,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去了解、认同我们的过去,小时候被自己的父母叫到跟前,听他们忆苦思甜,被他们谆谆教育时,我们不也是那样的抵触吗?今日轮到我们做父母,同样没有特权让孩子听自己说,让孩子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索。

《于丹〈论语〉心得》里面有这样一段论述:这个世界上全部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别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胜利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别出去,这种分别越早,你就越胜利。〞

说起来轻松,做起来何其困难!安德烈,青年成长是件不简单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不简单啊。〞龙应台如是说。

三年的通信,龙应台得以了解安德烈,而安德烈从一开始的漫不经心,到后来渐渐明白了MM这样做的意图,而且发觉自己其实还蛮乐在其中的〞。

我在想,龙应台做为一个出名的学者,做为一个对世界、对社会、对生活保有警觉、保有体察的母亲,她能给予孩子一种引领;然而,平凡、渺小如我们,眼看着孩子在一天天长大,自己却感觉还是个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又能给孩子些什么呢?想起来不免心慌啊。 友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始终都很喜爱龙应台的文章,质朴清爽的文字中,却不乏哲思与智慧。近来又看了她的《友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两代人的促膝长谈,在惊叹他们之间无话不谈的同时,也发觉他们在信中提到的许多观点,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真实可触。

最让我触动的是他们这些国外孩子思想的成熟。先谈谈菲利普吧,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对于他不喜爱的任课教师,他的处理,他的思索,他的对策,让我嗟叹不已,至少我在那个年龄,是没有这么严密的规律思维的。其次是安德烈,同样作为19岁左右的大学生,在他面前,我真是相形见绌:他对于家乡的怀念,对于国家的思索,对于自身道德的反思,对于社会的观看……在他的多封信中,我感受到一个成熟睿智的灵魂,独立善思的人格。当他在思索这些在我看来高深遥远的社会现实之时,我却拘泥于看剧,逛街购物。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从这些小事都显露无遗。

其次是他们身上的独立自想法识。一次,龙应台准备带他们俩兄弟去中国处处逛逛,心中已想好去哪些景点。但他们两个异口同声地说:和你一起去多没意思,一切都被支配好了,我们要自己去认识感谢城市。〞龙应台就被这样无情的拒绝了,两个孩子自己开拓他们的中国之旅了。转念一想,中国的父母,假如带孩子去国外,会放人生地不熟的他们单独行走在异国他乡,浪迹在那个生疏的国度嘛〔他们还并未成年〕?我想大部分父母是拒绝的。他们会选好旅游地点,订好酒店,找好搭乘车辆……把全部一切都支配的妥妥当当的,孩子们只管放心的玩就行了。

正因如此,同龄的中国孩子和国外孩子比,略显稚嫩。安德烈在信中也提到,他看到一对大四的情侣,他们会像小孩子一样,逗宠物狗,相互打闹,全部的言行举止,完全没有成年人应有的成熟稳重。各地的读者来信也明显证明这一点:大三的孩子,还需要父母陪读,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讨论生回乡创业还是进城就业,还要征求父母同意;博士生对于将来的规划。还要同父母商议 ;一个快四十岁的教授,母亲仍把他当成20岁左右的孩子……

于是也想到了自己,一个已进入大学的成年人,但父母家人总还把我当成个小孩子。并不是要焦急着宣誓着自己的主权,证明着自己的成长,也不是苦恼着他们的叨扰管教,只是剧烈的盼望他们把我当成一个大人。犹如人之所以能,是信任能〞这句话,只有他们信任我能够独立完成好一件事,并放手让我去做,我才会真正成长。鸟笼里飞不出雄鹰,花盆里长不出苍松〞与其沉溺在暖和的港湾,待在舒适区,我更情愿前方荆棘丛生,惊涛骇浪。

读完《友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已经许久了,但至今觉得回味无穷,哲思不断。这本书对于许多事的看法,已经它提到的诸多我所没未触及的方面,都让我眼前一亮。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确让我学会了思索,懂得了一些东西。如此看来,也算值得。 友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69be7d6a9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