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桃花源记》(007-009)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荥阳四中 八年级 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 编号:007-009 21 桃花源记 科 目:八年级语文 编写人:董丽娟 审核领导:周慧娟 时间:2010年9月1日 温馨寄语: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体等相关知识,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 3.在诵读中理解、鉴赏,逐步培养诵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4.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领会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背诵课文,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学法指导】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学习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不但能了解古代文化,了解古人的思想,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加深我们的文学底蕴,巩固我们的语文基本功。那么,如何学好文言文呢?应该说:信心是第一,决心是第二,恒心是第三,方法是第四。 下面,介绍一则文言文学习口诀,要牢记: 文言学习,内容第一。平时积累,勤读多记。一见新课,提前预习,先看注释,理解题意。 了解作者,弄清体例。再览全篇,掌握大意。学习难点,画上标记。老师讲解,听课仔细。 勤查多问,掌握规律:异读通假,词类活用,借代引申,一词多义。引文用典,理解用意。 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名称时地,不必翻译。各种句式,抓住惯例。如遇倒装,调整次序。 如有省略,括号补齐。字词句段,串在一起。前后联系,揣摩语句。留删换补,调动次序。 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忠实原文,符合本义。改写翻译,多做练习。用于读写,提高能力。 一课学习,才算完毕。 第一课时 007 【预习导学】 一、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填空。 陶渊明,又名 ,字 ,别号 , (时)浔阳柴桑人,私谥 ,后世称靖节先生。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有《陶渊明集》传世。《桃花源记》原是《 》中的序,本文选自《 》。 二、听范读,正音,把握句子停顿。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看课文中还有哪些你不认识的字词,自己解决后,记在学案上。 豁.然( ) 俨.然( ) 阡陌..( )( ) 垂髫.( ) 邑.人( ) 郡.( ) 诣.( )刘子骥.( ) 遂. ( ) 问津.( ) 2.下面几个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三、试一试在五分钟内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疏通文意,结合课下注释、工具书完成下面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缘.溪行: (2)落英缤纷..: (3)欲穷.其林: (4)仿佛..若有光: (5)土地平旷..: (6)屋舍俨然..: (7) 桑竹之属.: (8)阡陌..交通: (9)便要.还家 (10)咸.来问讯: (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2)皆.叹惋 (13)诣.太守: (14)便扶.向路 (15)遂.迷 (16)无问津..者 2、古今异义区分 (1)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 (2) 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 今义: “绝境”古义: 今义: (4)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古义: 今义: 第二课时 008 【课堂导学】 一、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试翻译课文。 重点掌握下面句子的翻译。 (1)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 (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4)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6)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9)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1 荥阳四中 八年级 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 编号:007-009 (10)后遂无问津者。 二、熟读课文,解决下面问题。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2.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4.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5.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6.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7.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8.本文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以 为线索,按 顺序,把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9.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虽然是虚构的,但却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没有战乱、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人们和平安宁、富足快乐,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 B.这种美好境界,是作者不满现实的流露,也是他政治理想的寄托。 C.这一理想境界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只是一种空想,但它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 D.作者虚构这一理想境界,意在激励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为之努力奋斗。 第三课时 009 【课堂展示】 一、文言一词多义积累: 1.便舍.船 2.武陵人捕鱼为.业 3. 处处志.之 屋舍.俨然 不足为.外人道也 寻向所志. 4.忘路之.远近 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渔人甚异之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具答之. 闻之.,欣然规往 二、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 三、同义词 1.缘.溪行 便扶.向路 2.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咸.来问讯 四、找出文中含通假字的句子,并指出通假字。 五、找出本文中出现的成语并解释。 六、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七、精读课文语段,完成练习。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 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是 描写桃花源中人民和平劳动和幸福生活的语句是 写村中人好客的句子是 1) 2) 写村中人对战争厌恶的句子是 2.在下面括号中填入被省略的人称词。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邀( )还家,设酒杀鸡做食。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联系上下文,想想“此人”说了些什么,试概括为三点。 4.文中那句话表明桃花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意离开? 5.通过对“村中人”社会风尚的描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中加点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指妻子儿女 B.从文中可以看出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中的“此人”指的是桃花源人。 7.本文是虚构的故事,但却把它放在“晋太元中”这样一个确切的年代里,有何作用? 8.下面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节选,选择对其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相命肆①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②王税。荒路暧③交通,鸡犬互鸣吠。俎④豆⑤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谐。 注:①肆:尽力。②靡(mǐ)没有。③暧(ài):隐蔽。④俎(zǔ)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⑤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 A前面选文中“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与《桃花源诗》节选部分的内容是一致的。B节选的诗句与前面的选文有许多内容上相对应的句子,如:“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 2 荥阳四中 八年级 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 编号:007-009 C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和选文中的“其中往来种作”都暗含了作者对桃源人终日耕作不得休憩的同情。 D《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二者都是通过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课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皆叹惋.(wǎn)俨.然(yān)语.云(yǚ)豁.然(huò)B及郡.下(jùn)垂髫.(tiáo)邑.人(yì)便要.还家(yào) C诣.太守(yì)阡陌.(mò)屋舍.(shě)魏晋.(Jìn) D刘子骥.(jì)平旷.(kuàng)怡.然(yí)衣着.(zhuó) 2、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阡.陌.(田间小路)具.言(详细地)俨然..(整齐的样子)B便扶.向路(搀扶)怡然..(安逸快乐)咸.来问讯(都) C豁然..开朗(忽然)欲穷.其林(贫穷)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D缘.溪行(沿着)诣.太守(到)寻.病终(寻找) 3、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用课文原句填空。 1)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渔人离开桃花源的句子是 2)陶渊明《饮酒(其五)》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描写了自己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选文中同样能表现桃花源中人这种生活的句子是: 【教学反思】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6f155b7f7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