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节语文课,课题是《小壁虎借尾巴》。课前,我让学生通过自己听录音、、问长辈等方法去预习。一上课,戴着小鱼、小燕子、老黄牛头饰的3位小朋友上台,当他们正在炫耀自己的尾巴的时候,垂头丧气没了尾巴的“小壁虎”上来了,说自己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小壁虎没了尾巴,该怎么办呢?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要求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告诉别人。学生们很认真地研读课文后,人人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争着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大家。一时间,有站起来的,有把双手举起来的,全班学生情绪十分高涨。在把答案告诉别人的同时,文章的大意也就明白了。接着,教师要求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词语读给大家听,可以加上动作用表演的形式读,也可以单纯表情朗读。不过,要把为什么这样读的原因告诉大家。学生们小声自读了一阵之后,纷纷抢着在全班表演朗读。“他读得好,我会读得比他更好。”“我认为这一句应该这样读!”“因为是老黄牛,所以读的时候声音要粗一点,沉一点。”这是小朋友们的声音。“你读得真好!”“你的表演动作真棒!”这是教师鼓励的话语。这些声音伴随着声情并茂的朗读不断把课堂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通过学生反复的表情朗读(其中也有教师适当的指导),生字会读了,词义理解了,文中各种动物尾巴的功能也了解了(对文中的生字,教师有意识地抽出来,让学生讨论记字的方法)。在表情朗读过程中,小鱼细柔的声音、燕子清脆而略带尖声的语调、老黄牛苍老刚劲的话语,被小朋友学得惟妙惟肖。再加上小朋友们情不自禁表演的自创动作,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童趣。课堂上,学生还向教师提出了很多种动物尾巴的功能问题,直到下课,学生们仍意犹未尽,还在讨论蛇为什么没有脚、它的尾巴到身体的哪一部分?如果小鱼的尾巴断了,会不会再长出来?等问题。 这节课,摒弃了过去呆板的教法,学生学习兴趣浓。学生在一系列自主学习活动中学到了应学的知识,同时,这节课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反映了生本教育理念。生本教育是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像上述那节语文课,通过创设情景让儿童自主学习,主动发现探究;课堂上,学生可以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可以表演,可以发表议论,可以和别人讨论,它适合儿童的天性,使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于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潜能得到激发,天性得到发展。 在今天的信息时代里,学生从各种渠道获得过去所不能比拟的极其丰富的信息,教师作为惟一信息源的地位已经被改变。况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的个性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只有真正为了儿童,为儿童而设计,才会找到自己正确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通过激发学生发展和创造的能量,使教育质量和效率出现新的飞跃。所以,我们应把为教者的设计转变为为学生而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723ed2948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