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奥秘 第三讲 人生的价值 (外:人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每一个人都是赤裸而来,空手而去,那么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有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就是为自己活着的,而曾仕强教授认为,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那么“人不为己”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古人又为什么说“人在衙门好修行”呢?) 三、人生的价值: 既然做一个人,就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我想这是大家都能够接受的一个观点,全世界都在问,人生最高的价值是什么?很多很多人都提出他的想法,人生的最高价值,是这样,是那样,不一而足,但是老子他非常高明,他告诉我们,人生的最高价值就是X,大家猛一听会觉得,老子当年也讲英文啊?没有,我们现在有了代数的概念,我们就知道任何事情,都可以用你所假设有,那个X来代表,你看X可以等于一,可以等于2,可以等于无穷大,它什么都可以(X=一切数字),道是一个样,老子当年他用一个跟X一样的东西,叫做道,是一个抽象的假设性的名词,它可以代表我们所要知道的所有一切的概念,它可以包罗万象,把所有我们所能够说出来的,最高的价值都包容在里面。人生的价值,每一个人都想知道,各有各的说法,说起来都是一大套道理。但是老子他只用两个字来形容,叫做行道,道是用来行的,道不是用来讲的,你说了半天,倒不如你自己把它做出来。 那道是什么,老子告诉我们,道法自然,那个法不是仿效的意思,如果说道仿效自然,那就表示道跟自然还是有一个距离,到底谁高谁低,那就糟糕了。法在很多地方,都解释效法,没有错,但是法在道法自然里面,它非常简单,它告诉我们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道,它们两个是合在一起的,所以我们为什么把老子叫做自然哲学家,没有错,因为他讲的就是自然。 (外:人生苦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间,活的有价值,但是人生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呢?老子的《道德经》告诉我们,人生的最高价值就是行道,那么道在哪里,老子说“道法自然”,既然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道,那老子为什么不直接说自然,而要说道呢?) 你说自然,那大家就会拼命去看,云也是自然,什么都是自然,你那个焦点就集中不起来,因些他用道,来代表所有的自然,那自然里面,最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什么?大家一想就知道,叫做无私的奉献。(自然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无私的奉献)你看小草到了春天,它就开始萌芽,它就开始生长,牛羊过来它也不跑,因为它根本就没有跑的概念,来吧,欢迎你,你要吃,请吧,吃了,它也没有说你要给我钱,它也没有抱怨你,它也没有告到公安去,它什么都没有,这就叫自然,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出来,那个水流过去,动物在旁边吃它一口,人用大桶把它捞走了,甚至有人把它开另外一条支道,把它引过去,它都没有意见,为什么,就是(无私的奉献),那我们人类呢,人类最高的价值,现在大家一听就知道了,就是(为人群造福)。因为我们是社会人群的一部分,如果每一个人都尽他的尽力,来为这个人群做出奉献,那这是无比的价值,可是讲到这里,有人就不以为然,这只是一种说法,因为有一种说法流传的更广,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我相信大家也都听到过,也都相当认同,好像人本来就是自私的,所以一直到现在还有人说,人怎么可能不怎么呢,人一定要怎么的,不怎么不能活嘛,你看人不自私,连老天都不放过你,都要天诛地灭,其实这句话是长久以来,解释错了,我们自私那么大胆说这句话解释错了,因为这不符合自然,这个不是道。其实人不为己这四个字,你从名可名非常名的角度来看,你就很清楚了,一个人如果你没有名字,那你这个人字,就可以代表所有的人,如果一个人有了名字以后,那他就只能够代表这唯一的一个个人,所以这个人不为己,这个人不是指哪个人,而是指所有的人,(人:所有的人,人类),为己,那个己是什么,己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个性,就叫人性,也叫自性。人类如果不能够按老天也就是自然,给我们的人之所以为人的人生,那人就不存在了,那人就变动物了吗,那不就天诛地灭了吗。所以人的存在因为你有人性。其他动物的存在也都有它的性,这才叫自然呢,所以,这一句话跟自私自利一点关系都没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说人如果不能成为一个有人性的人,天地不容。 (外:近二百年来,人们习惯于把中国的落后归咎于中国文化的落后,直到今天我们才发现,长久以业,古圣先贤真正的思想,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曲解了,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正本清源,回归原点。那么人,究竟应该如何为人,道德经中又是如何说的呢?) 《道德经》第七章有一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这是什么意思,说圣人他懂得自己退在后面,那自己退在后面,那是后其后,那怎么会身先呢,就是说你退到众人的后面,众人反而更加敬仰你。说你了不起,有功劳你都不抢,明明是你领导的,你都很谦虚,说我们自己在做的,你往后退,所有人都跑到前面去了,这时候,你的身体在大家身体的后面,可是大家的心里头呢,更敬仰你,大肚量啊,让我们去表现,他越是要照你的理想去做。下面还有一句话叫做“外其身而身存”,这什么意思,就是(外其身,一切都是身外之物),我不要用我自己的利害关系衡量一切事情,我没有,反正任何事情都是身外之物,大家怎么做,只要合道就要以,不要计较我自己的那一种厉害关系,结果呢,身存,什么叫身存呢,就是人家反而帮助你完成了此生所要完成的精神生命。(身存,实现了个人的理想,充实了精神生活) 所以有时候老子的话,你不能完全用字面上去解释,如果你完全用字面上去解释,这不是矛盾吗?怎么后其身能够身先呢,其实老子对身的讲法很多很多,我们要非常小心,在什么地方,这个身代表的意义,我们都要好好地去琢磨琢磨,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下面是什么?未以其无私焉,故成其私,那这是什么意思,处处为别人着想叫做无私,就是因为他处处替别人着想,没有自己的私心,所以才能成其私。 (外:中国有句古话叫吃亏是福,我们在自己的身边就可以看到,有的人很精明,处处为自己打算,一点亏不吃,但是这种人很难有大成就,而那些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人,则会有一个充实的人生,这种现象是不是《道德经》中所说的“故能成其私”,而这个“私”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那这个私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抱负,自己的愿望。 这也是私,为什么私一定要把它变成物质的占有才叫私。理想的发挥,抱负的完成,还有你想做的愿望,得到大家的帮忙,顺利地完成,这也是私。因此他就告诉我们,我们完全在物质层面,在看得见的部分,在那里斤斤计较,你就忘记了你还有一部分更了不起的看不见的精神部分。 那我们那大概就可以想到了,(一个人的人生的最高价值,就是把自己对人类社会做贡献的愿望,一步一步去达成)。那这个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为什么,因为一不小心,他就走错了方向,一不小心本来是为公的,突然一会儿变为私了,就在这么一点点的这种差别,那个后果就不堪想象。 因些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他特别写了这几句话:(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先看什么叫做德,德就是得到的得,(德:得)上德的人就是他得到的是上等的东西,上等的成果,他是怎么来的,他是凡事都是按照自然的规律,顺乎自然,他享受那个过程,完全没有什么结果的概念,叫做上德不德,上德不德,(不德就是他心里头没有想要有所得的想法),(上德不德就是上德的人,顺乎自然,没有想要有所得的想法)所以他得到的是上等的东西。 下德不失德就是说那些下德的人,他心里头老想要得到,他不能把这个得失心,把它放弃掉(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不能放下得失心) 结果他反而忘记了道,他反而自己乱出花样,所以他就无所得,这样的一个概念。其实很多人,隐隐约约他就知道,可是呢,他就是不相信有这种事情,尤其现在人,动不动就是结果怎么样,绩效如何,有什么效益,人家对我的看法怎么样,有没有好处,能不能得到奖赏,那就全完了,那就变成什么了,变成下德不失德,那就是无德了(是以无德)。因此我们读了老子的书,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来改变自己的思维跟习惯,然后你就慢慢上道了,中国人讲上道,这个人很上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7acb20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