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及对社会现代化的启示 在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中,未来主义因深切地表达了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关注、具体而详尽地描绘了人类社会的未来形态而独树一帜。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提出的信息社会理论更是广为流传、影响颇大。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再创公司》、《2000年大趋势》、《亚洲大趋势》等一系列著作,系统地阐述了他对社会发展趋势的看法,形成了所谓的信息社会理论。概括起来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主要有以下内容: 第一,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奈斯比特认为,人类社会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三个阶段,目前“虽然我们还是认为我们生活在工业社会,但是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社会”。[1]信息社会开始于1956年和1957年,其标志性事件有二:一是“1956年,担任技术、管理和事物工作的白领工人人数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蓝领工人;工业的美国正让位给一个新社会”。二是“1957年标志着信息革命全球化的开始;俄国人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它引来了全球卫星通讯的时代”。 第二,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奈斯比特认为,在新的信息社会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信息而不是资本,知识的生产力已以成为生产力、意外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知识已经成为首要的产业,这种产业为经济提供必要的和重要的生产资源。“我们现在大量生产知识,而这种知识就是我们经济的推动力。”作者认为,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更快地“进入信息社会,目前电子计算机已渗入整个世界的工作,历史上没有一种技术在工作场所有过这样大的应用范围。在高技术的信息社会中,人们是利用脑力,而不是象工业时代的工人那样从事体力劳动。因此最艰巨的挑战还在于人的训练。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强教育,而掌握电子计算机技术知识,已成为当代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成果。 第三,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在加快。奈斯比特认为,当前一大趋势是从过去各国的一国经济走向世界经济,正在形成全球的相互依赖的经济格局。“在这个世界里,发达国家必须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往,过去只是由于道义上的原因时,发达国家才考虑对穷国的援助,现在这一点依然如此,但是还有一个可能是更有力的理由,那就是为了北方(发达国家)自身的利益。只有第三世界发展了,北方的市场才有保证”。作者毫不讳言地指出:“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中,援助不是施舍,而是投资,它尤其是一种战略性投资”。一个国家可以关起门来发展经济或者左右世界经济的昨天已经结束了。” 第四,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我们会强烈的需要常常到自然界,去宿营,去海边,以抵消高技术的影响。你可能不得不把你的孩子拖离开电子计算机或电视游戏,带他们去钓鱼或者骑自行车。 第五,人们更加关注未来、关注长期发展。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认为,在农业社会,人们关注的是过去;在工业社会,人们关注的是现在;而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将更加关注未来。信息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充满挑战的社会,人们要学会正确地分析信息以应对挑战,适应未来。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必须有长期的战略,“战略计划已成为许多企业、特别是在产品行销全球的公司的热门话题”。作者举例指出,过去,美国企业管理人员都为近期利益而工作,不仅忽视了长期利益,而且常常是以长期利益为牺牲品。日本管理人员正相反,他们不顾短期成本,只追求长期的战略,这恰恰是日本成功的奥秘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到17、18世纪后由于工业革命的发生而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产生了社会现代化。所谓社会现代化“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发生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她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作为人类进程近期历史发展的特定过程,把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的实现作为现代化完成的一个主要标志也许是合适的”。[2]那么,我们从社会现代化的角度分析、看待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可以从中得到那些有益的启示呢。 首先,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概括、总结了社会现代化的新趋势。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产生的直接基础就是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美国。美国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力大为提高,从而使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许多新的趋势。这些变化和趋势在主要的发达国家都有所表现,因此对于这些现代化之后的表现进行分析研究,并称之为信息社会或者别的什么社会也就不足为奇了。既然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那么对于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发达国家,他们的现代化之路该如何走呢,可以说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对这个问题给予了一种比较好的解答。我国现代化研究学者何传启先生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情况,将发达国家现代化之后出现的情况称之为第二次现代化,认为从农业社会转为工业社会是第一次现代化,其主要特征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从工业社会转为知识社会是第二次现代化,发达国家大体上于20世纪70年代后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全球化。”[3]参照这一观点,我们认为,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第二次现代化的蓝图,提供了进入认识和了解第二次现代化大门的钥匙。 其次,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在现代化中的作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由于技术创新和知识进步,使人类文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加速性。史前工具时代经历了200万到300万年,农业时代经历了约6000年,工业时代(第一次现代化)经历了约200年,而知识时代(第二次现代化)约需要100年便可以完成。也就是说,科学技术和知识进步将在社会现代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而较多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4]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周期大大缩短,应用的社会效果空前显著,信息化、系统化、智能化和控制论等科学技术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同志将科学技术称之为第一生产力。 其三,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提醒我们在社会代化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问题。会现代化是全方位的,既包括经济现代化、也包括政现代化,既包括科学技术现代化、也包括教育文化方的现代化,乃至人自身的现代化等等。马克思主义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物质东西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而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极大变化,在高技术条件下,人与人之间交往减少,情淡薄,个人主义、分散主义等社会思潮盛行,社会病百出,这些使资产阶级学者也感到必须予以重视。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们的想观念的变化给予了一定的剖析,呼吁“高技术与高感的平衡”,企图通过高情感建设,来消除由于物质代化的快速发展而给人们思想方面所带来的问题。管这只是作者一厢情愿的愿望而已,但它从一个方提醒我们:社会现代化不能单方面进行,必须使物质精神、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协调进行,同步发展。其四,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有助于我们在社现代化过程中采取更加灵活、开放的政策。奈斯比在其信息社会理论中指出,现代化程(上接第27页)度越高,世界各国的联系越密切,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也就越高,这个认识是符合世界现代化进程规律的,现代化本身就是开放的,闭关自守,将自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89fdcc1a1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