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 【设计依据及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宇宙的边疆》选自美国科学家、科普学家卡尔•萨根的著作《宇宙》,它也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作者以其通俗、自然、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宇宙中的星系、行星、恒星及其特点。本文条理清晰,杂而不乱,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根据文本的类型特点,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关注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粗知大意 (2)集疑释疑,突破难点 (3)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你知道太空有多少星系、行星和恒星吗? 你知道最远的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你知道恒星为什么会散发出不同的光芒? 你知道彗星为什么拖着尾巴呢? 天文奇观使人类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宇宙的奥秘等待我们人类用智慧去不懈探索。今天就让我们随卡尔萨根一起去领略宇宙的魅力。 (激发疑惑导入课文,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理清线索,整体感知 1 、师:作者卡尔•萨根如同一位导游,带我们在广袤的宇宙中遨游。边读课文边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宇宙的? 2 、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第一部分 (1-4)探索宇宙的奥秘 第二部分 (5-10)宇宙中的星系及其特点 第三部分 (11-13)宇宙中的恒星及特点 第四部分 (14-17)我们的星系及地球 (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走进文本,通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 三、质疑释疑,突破难点 1 、通过阅读《宇宙的边疆》,你了解到了什么? 2 、对文中的内容,你有哪些疑惑之处? 3 、集中疑问,筛选分类,查阅相关资料,分组合作,探究释疑。 (1)课文题目《宇宙的边疆》,宇宙是无穷的,文题是否矛盾? (目前所探测到的最远的世界是总星系,总星系的半径为100亿光年,也是目前我们心中宇宙的大小,但100亿光年以外还可能有数不清的星系和星系团,它的边缘在哪里,至今仍是天文之迷,因此,文题的以宇宙的边疆仅指目前所探索到的宇宙的范围,文题不矛盾。) (2)“我们的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诞生的。”进化论明确告诉我们,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我们为什么是大海里诞生的? 1974年前苏联生物化学家奥帕里涅提出假设,40亿年前,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地球表面出现了第一批氨基酸,这些生命的原始物质掉进了海洋,便形成了所谓的“原汤”,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的原始物质不断地进行组合,其结构越来越复杂,最后产生了生命。) (3)既然从宏观看来,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虽然地球是宇宙的汪洋之中沧海一粟,虽然人类的努力和付出在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但人类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探索宇宙的奥秘。对宇宙及其他星体的探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更科学合理地驾驭自身,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b24e251ec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