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论”的读音和字义 《论语》中“论”的读音,正确的读法是(lun2),读如车轮的“轮”字。“论”在中国最有权威的字典(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是:“议也,从言,仑声,卢昆切。”切即反切,是古人给汉字注音的一种方法,即选择恰当的两个字为一个汉字标注读音,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的原理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起来就是被切字的读音。例如,“论,卢昆切”,就是用“卢”的声母l、“昆”的韵母un和声调(古为平声,现为阴平)切合出“论”读音lun2(古为平声,现为阳平)。另外从造字规律分析,“论”、“轮”、“沦”、“纶”、“伦”等字的原型,都来自古“仑”字。而“仑”的古繁体写法是“侖”,按《说文解字》六书分类,属会意字,上部“人”和“一”是甲骨文“口”的变形,由正口变倒口,面对下部“册”字,而“册”表示用韦(牛皮筋)依次编好的竹简书,故而“侖”意思就是将言语按次序记录在典籍上,类似现代人说的语录,这就是“侖”的本意。以此为原点本义,“侖”的本义逐步引伸为有条理、有秩序、符合规范的意思。如车轮、年轮的“轮”,即逐辐(幅)展开的轨迹;人伦的“伦”,指人与人之间有序相处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水波之有序為淪;絲之有序编排则為綸”等等。因此,《论语》中的“论”应读平声,作名词解。至于“讨论”中的“论”字,则读去声,动词。 《论语》的“论”是个通假字,“论”通“仑”(lún)。《说文》:“论者,仑之假借。”“伦、论字皆仑会意。”所以《论语》的“论”应该读“lún”。仑为何意?“仑”字的繁体字写作“侖”,它是个会意字,由“亼”和“册”两部分构成,《六书正伪.辑韵》云:“亼”,古集字,“册”即“简册”,就是编串在一起的竹简。《说文》注:“聚集简册必依其次第,求其文理。”可见,“仑”就是“把众多的竹简按一定的次序编在一起的意思,引申为编辑、编撰、编篡”的意思。《论语》的“语”读“yú”,就是“语言”的意思。 班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篡故谓之。” “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编辑在一起的意思。 三宝 古文词语中“慈、俭、不居先”为德行的三宝;佛教三宝是指“佛、法、僧”,佛宝指圆成佛道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法宝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僧宝指依佛教法如实修行、弘扬佛法、度化众生的出家沙门。另外还有道教三宝“道、经、师”,中医三宝“精、气、神”,还有明代太监三宝,清代大臣三宝和现代音乐人三宝等。 黄老黄老,黄帝和老子的并称。后世道家奉为始祖。《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申子 之学本於 黄 老 而主刑名。” 唐 韩愈《原道》:“ 黄 老 于 汉 ,佛于 晋 、 魏 、 梁 、 隋 之间。” 宋 陆游《古风》诗之一:“少年慕 黄 老 ,雅志在山林。” 排军(排軍) -------------------------------------------------------------------------------- 原指一手持盾,一手执矛的士卒。后用以泛称军校。《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那人是谁?却是郡王府中一个排军。” 元 无名氏 《昊天塔》第二折:“排军,我分付你两桩儿勾当。”《水浒传》第一○一回:“ 王庆 一日吃得烂醉如泥,在本府正排军 张斌 面前露出马脚。” 三世佛简介 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对象,按空间分的横三世佛和按时间分的竖三世佛。 横三世佛指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勇”大势至菩萨和“大悲”观世音菩萨;中央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智”文殊菩萨和“大行”普贤菩萨;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王佛,主管东方琉璃光世界,他有两位胁侍,日光普照菩萨和月光普照菩萨。 竖三世佛指过去佛燃灯古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 所以三世佛和四大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地藏王菩萨是大乘佛教,尤其是汉地佛教的主要崇拜对象,是中国庙宇中的主要神像。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在藏传佛教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是浙江省普陀山;文殊菩萨的道场是山西省五台山;普贤菩萨的道场是四川省峨眉山;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是安徽省九华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b50685177232f60ddcca1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