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高考诗句及作用赏析方法

时间:2022-11-03 05:02: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柳暗花明又一村——高考诗句及作用赏析方法

作者:巨晓红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4年第9



甘肃永登县第一中学(730300)巨晓红

高考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赏析与其作用的分析存在很多的问题。句子是诗歌的重要单位,围绕句子命题立意是高考诗歌考查的一个重要方向,最常见的题型有:句意理解和情感分析;赏析句子并能对其作用分析。前者属于情感把握题,后者则属于综合性的赏析题,在高考命题中分量越来越重。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一定要对句子赏析题和作用分析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由过去单纯地注重字词的赏析转变为对词语、句子的赏析并重,能对现在诗歌鉴赏中的句子作用分析题有足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把握作答这两种题型的基本要领。

古人写诗不仅善于炼字,更善于炼句。赏析诗词,更应聚焦在那些精警的佳句上。从多年语文教学中,我认为要准确地答好诗句赏析题,一定要掌握好三个关键词:角度、效果、分析。

一、角度

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是答好这种题型的关键。考生在作答时通常考虑两个角度:一是内容角度,二是艺术(形式)角度。内容角度主要从句子意思、描写情境、上下文意、诗歌题目、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艺术角度主要从表达技巧、意象、语言等方面去赏析。如2012年辽宁高考诗歌题:

初见嵩山(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

这道题没有明确规定赏析角度,要考生自选角度,相对就困难了。但读完诗歌,不难发现,只要对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加以分析鉴赏就行了。第四句写嵩山终于在层层浮云中耸现出来,一个“出”字,作者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清瘦”用拟人手法突出其峭拔的形象、高洁超脱的姿态。用“清瘦”写嵩山,写得有血有肉、极富灵性,不只赋予嵩山以人的品格、人的风貌,更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看出,一般而言,赏析诗句要从两个角度同时切入,即内容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多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两个角度切入。具体到一首诗,到底从哪一个或哪两个角度切入,那就要因诗而异了。一般情况下,应该从特征最明显、最突出的角度去切入,这就类似于表达技巧中说的“大中取特,多中取主”的原则。

二、效果


效果是与角度相并列的答题关键词。答好这种题型,既少不了“角度”,也少不了“效果”。赏析诗句的妙处,就是说用了什么方法达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如2013年辽宁高考歌题:

竹轩诗兴(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枪下一枝梅。

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赏析。

这道题是以品味关键句子的形式考查对诗句的鉴赏。“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叶声和篆烟相伴的情态。诗句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

从对上面诗歌的分析中,我认为对效果题的回答,不仅要答“角度”,也要答“效果”,只要从写景、造境、达情几个方面去回答,答案就应该没问题了。

三、分析

分析不能和“角度”“效果”并列,分析是具体的答题方法,即能对角度效果展开分析,把在欣赏过程中的心得有层次地、准确地写出来。特别注意句子的位置特点,把它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

诗句的作用分析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作答,个别题目可以兼顾表达技巧。从内容角度看,主要有写景、意境、表情达意等方面;从结构角度看,要紧紧抓住呼应、铺垫、转折、过渡、总结、层层升入等术语。分析诗句的作用,一要结合该诗句的内容,二要顾及它在诗歌中的位置。如2009年山东高考诗歌题:

寄远(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真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首句“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读完诗句,我们不难看出“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了江上的清寂,可以看出舟行者的心情还是比较平静的,同时也暗示了舟行者的羁旅孤独,为第三句“客心孤回”作了铺垫。

综上所述,考生在作答赏析句子及分析其作用的题目时,一定要将诗句的推敲、赏析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关注句子的位置,从角度、效果、分析几方面去联系全诗进行赏析,相信考生在高考中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责任编辑陈剑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c0d64915a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