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审美意识属性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学的审美意识属性 文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意识形态,但文学更是审美的;文学之所以为文学主要就在于文学的审美性。文学具有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双重性质,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正是以为文学具有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双重性质,所以审美的无功利性、形象和情感特质往往遭遇来自意识形态的功利、理性和认识等性质的挑战或抵抗。审美意识形态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因此,文学这种审美意识形态就具有三方面的特征:文学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文学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 首先,从目的看,文学的无功利性与功利。 在文学活动中,无论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文学的无功利性“背后”又总是存在着某种功利。文学直接的是无功利的,但间接地或内在地却又隐伏着某种功利性。文学活动是无功利与功利的交织。 在文学活动中,无论创作还是欣赏,无论作者还是读者,在创作和欣赏的瞬间一般都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性。如果一个作家正在描写一处美景,却在想入非非地动心思要“占有”这处美景,那么他的创作就会因这种“走神”而不能艺术地描写,使创作归于失败。一个正在剧场欣赏《奥赛罗》的男子,若因剧情的刺激而想起自己的妻子有外遇的苦恼,那么他就会因这一考虑而愤然离开剧场。在创作和欣赏的时刻必须排除功利得失的考虑才能进入文学的世界。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家狄德罗说:你是否在你的朋友或情人刚死去的时候就作哀悼诗呢?不会的,谁在这个当儿去发挥诗才,谁就会倒霉!只有当剧烈的痛苦已经过去,感受的极端灵敏程度有所下降,灾祸已经远离,也只有到这个时候才能控制自己,才能做出好文章。狄德罗的意思是,当朋友或情人刚死去的时候,满心是得失利害的考虑同时还要处理实际的丧事等,这个时候功利性最强,是不可能进行写作的,只有在与朋友或情人的死拉开了一段距离之后,功利得失的考虑大大减弱,这时候才能唤起记忆,才能发挥想象力,创作才有可能。这个说法是完全符合创作实际的。的确,只有在无功利的审美活动中,才会发现事物的美,才能发现诗情画意,从而进入文学的世界。 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说:“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鉴赏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其中的角色。所以青年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有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份,满心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就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抱着实际功利目的,总想着把作品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和生活中的自己联系起来。没有审美距离,读者也就无法退一步看到小说的美。 文学是无功利的,但文学同时又是有功力的。 因为文学具有审美属性的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要求文学要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因此,文学的功利性在于,文学把审美的无功利性仅仅当作实现其反映现实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郭沫若就曾经说:“我承认一切艺术,虽然貌似无用,然而有大用焉”这里说的“貌似无用”就是指文学表面的无功利性,而“有大用”就是指实质上的功利性。郭沫若对“大用”的解释是,文学可以“唤醒社会”、“鼓舞革命”,也就是唤醒和鼓舞人民参与变革世界的实践。再如鲁迅弃医从文, 文学的最高功利性在于,文学审美活动在其自身中剔除了直接的功利目的性的同时,文学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就是它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作家通过创作,读者通过阅读都是自己的精神得到了享受。写作体现了作者的价值,抒发作者的个人情感,个人心性,记录、传播、社会交流。提高读者的综合素质,高一点讲就是提高国民素质。在现代化的今天,文学的功利性就更加的突出,很多作家写作为 的是稿费,经费,或自己的出名度,想一夜走红。现代管理需要更多具备素质和修养的才人,于是专门地开写作课,加强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知识素养,思想素养,审美素养。适应时代的需要,消息,通讯,报告文学,通知,公文,计划和总结等应用文也加速发展,这些应用文的目的作用很明显,有一定的功利性。文学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是有限的无功利和最高的功利性的统一。 其次,从方式看,文学的形象与理性。 形象,是指艺术形象,即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他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 我们说一首诗是好诗,一部作品是好作品,给我们以审美的愉悦,主要就在于诗或作品的形象性,好诗如画,读的过程中诗的意境就好像画一样在我们面前展开。 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词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十种形象,我们仿佛看到了:在秋天的郊外,夕阳西下之时,一位还在天涯漂泊的“断肠人”骑着瘦马、冒着西风、奔波于荒凉的古道之上,不知今晚的归宿在那里。此时,他看到了两幅图景:第一幅图景即第一句,夜幕即将降临,纠缠着枯藤的老树上,觅巢的乌鸦已经飞回或落在巢边;枯藤和老树都给人毫无生气的迟暮之感,将有字的无精打采的沉闷心理渲染的更加浓重。这是以哀景来衬托哀情。第二幅图景即第二句,流水小桥边有那么一户或几户人家,可以想象夕阳西下之时,正是人们劳作而归,炊烟袅袅,合家团聚的时刻,欢声笑语不时传出人家窗外,这种情景足令那位游子思亲情怀更加强烈了。这首小令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诗作画,用画意表现诗情。诗能产生画的效果,主要就在于诗的形象性。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文学是形象的。但是,从审美意识形态角度看,文学仍然是必须依赖理性。理性在这里是以特殊形式存在的。无论作家创作还是读者欣赏都主要依赖形象,而理性难以直接发挥作用。但理性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不仅在文学创作和阅读过程中,而且在艺术形象本身中理性在起着微妙而重要的作用。 在创作时,作家对自己作品的大致框架、大致情节、作品的结局包括运用的手法做出自己的理性思考。写作文时总是先写提纲,再慢慢的顺着这些思路展开,写论文时也是先收集材料,思考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举什么样的例子才能把自己的观点和众多文人墨客的观点相一致或你所看到他们所看不到的观点。在阅读时,读者对作品进行推敲、分析作品的细节以及对作品的深层内涵的理解,欣赏这些需要读者的理性思考。鲁迅写的杂文,小说,散文,不只是给我们娱乐的,他塑造 的阿Q不是让我们看到一个没有姓氏,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赤贫者,他主观,狭隘,保守,愚蠢的畸形中国人,他只是通过这种形象让读者理性深思背后的原因,他有着时代的背景,经济和文化的背景。再如鲁迅《药》笔下 的华老栓想方设法地给自己的儿子华小栓治痨病,不择手段地想拿到血馒头,不是简单的一个迷信故事,读者要通过这个故事看到他们思想的落后,麻木不觉悟,同时看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读晚唐诗歌如:李商隐《赠歌妓》:“水晶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温庭筠《新添声扬柳枝辞》:“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杜牧《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在晚唐诗歌中是人对于修辞学的讲究、字句的美术化以及音律婉转抑扬无不是作者理性思索的结果。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和千百人民都在流离失所的时候,他们尚在那儿“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只在乎一己的享乐,忘却了大众痛苦,这些也是作家在有意的理性思考时代的结果。 我们在读这些诗歌时也不难发现晚唐诗坛充满着颓废堕落及不可救药的暮气,他们沉醉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d1436b7960590c69ec37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