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的童真到三味书屋的童趣

时间:2022-04-20 02:20:0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百草园的童真到三味书屋的童趣

作者:魏雪枫

来源:《教师·中》2014年第0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是历来初中语文课堂中必学的传统篇目之一,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对本文主题方面的一些认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是什么?说法不一,传统的说法是: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腐朽的、脱离儿童实际的封建私塾教育。通读全篇,仔细体味,这种说法有它不合情理的地方。

从人的成长历程这一角度分析,从幼年时的玩耍阶段到童年时接受启蒙教育阶段,是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两个阶段,两者互相映衬,紧密相连,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发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一篇表现鲁迅童年时期成长历程的纪实散文,作为作者回忆中的一朵朝花,全篇洋溢着无限的童真和无尽的童趣!

无限的童真体现在幼年时作者眼中的百草园里,虽然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在孩子眼中,一块块菜畦,光滑的古井栏,高大的皂角树,紫红的桑葚已经是美丽的风景,加上其间鸣蝉长吟,黄蜂采蜜,叫天子窜向云霄,一颗善感好奇的童心该是多么满足啊!然而更有趣的还在后头:泥墙根一带油蛉蟋蟀的音乐会上,偶有蜈蚣、斑蝥长驱直入。而传说中那块长得像人形、吃了便可以成仙的何首乌根,委实让幼年的我心驰神往,间或还可以尝尝又酸又甜的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般的覆盆子的果实。而那条未曾谋面的赤练蛇以及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又给百草园平添了几分令人兴奋的神秘色彩。可见百草园是幼年时名副其实的乐园,舒荡其中的无限童真唤起了多少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重温和留恋。

然而伴随着成长的脚步,这些梦幻般的童真将成为成长的印记,转眼一个懵懂的顽童要结束幼年的游戏去接受儿童启蒙教育了。带着对百草园的百般留恋,也带着全家人的希冀和对知识的渴求,鲁迅进入了城中最严厉的书塾——三味书屋去接受启蒙教育,迎来了一种新的生活。在作者的笔下,三味书屋的气氛并不森严,既没有孔老夫子的牌位,也没有令人望而生畏的各种戒律。他对老师的评价是:方正、质朴、博学。当他天真的提问遭到老师的拒绝后,他并没有在心存怨气,而是从方正的角度理解老师:这不是正课范围的问题,所以老师不愿回答罢了。

在三味书屋的生活中,继续延续着百草园生活中的童真,在这里有和众多同学在一起读书嬉戏的无尽的童趣!读书之余,一群孩子在三味书屋后面的园里折腊梅花,寻蝉蜕,喂蚂蚁等,其中乐趣比起在百草园中的趣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大伙儿放开喉咙读书的情景又为三味书屋的生活增添了浓浓的人文气息,这一点不是单纯的幼年时无忧无虑的百草园玩耍生活中所能领略得到的。所以,我认为三味书屋的生活是百草园生活的延续和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三味书屋,作者渐渐和老师相处得融洽起来,师生间没有对立,没有冲突,先生对由最初的严厉,变得好起来了,给读的书渐渐加多,可见,童年时鲁迅在三味书屋的光阴并没有虚度,鲁迅在这里生活了六年,受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鲁迅的第一位老师影响很深。寿镜吾先生为人刚直,教学严格,但从不体罚训斥学生。当时鲁迅的父亲病倒,医生的药方中要用十年的陈米做药引,正当鲁迅犯愁上哪找如此陈米时,寿先生知道后,竟背了一袋陈米送到鲁迅家中!寿先生还是一位生活简朴、同情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他生活简朴到和儿子共用一件缀了补丁的长衫;他同情劳动人民,竟为了一个船工的安全,无偿赔给船工一个船篷……这些人格中的闪光点,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童年时的鲁迅,在潜移默化之中也塑造了鲁迅同样的性格特征!这难道能说封建私塾教育是腐朽的,是脱离儿童教育的?如果这样说,在三味书屋中生活长达六年的鲁迅难道是神童,竟能从腐朽的私塾教育的束缚中脱颖而出?他又如何成长为今天令无数人仰视的鲁迅?如果我们牵强地把本文主题定为批判封建教育制度,何不连带违背先生本意把这朵朝花改为朝刺,进而将这朝刺拔去岂不利索?所以我想,我们不必牵强地赋予它所谓反封建的格调,将本文与先生的那些投枪匕首们等同起来。 另外,我们知道私塾这种教育方式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传承华夏文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蒙童读书识理,起过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私塾在传播和发扬华夏文明过程中功不可没!另外,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是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的,它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这一点和现代教育理念完全一致!让我们回到本文的主题,客观平和的说法应该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童稚时期的鲁迅普通、平常的成长经历,给成长中的青少年朋友树立了成长的信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e250b091a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