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的产生》教案

时间:2022-11-02 17:04:3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声音的产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科学探究

基于大量物体发声时的振动事实,归纳出声音的产生是因物体振动而来。

能对物体发声时的现象进行细致观察和描述,探究各种不同物体产生不同的声音,发现并归纳出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于振动产生声音。 3.科学态度、STSE

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好的科学度。

进一步培养探究事物的兴趣,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锣、吉他、鼓、音叉、口哨、水槽、水、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试一试并观察现象:用手敲桌子、敲锣、用笔敲木板等。


3交流汇报:以上操作,你有什么发现?(用手敲桌子,敲一下就有声音,不敲就没声音;敲锣时,停止敲锣后声音还能持续一会儿……) 4)初步假设:声音的产生与拍打、敲击有关。 (二)新课学习 1.观察发声的物体

1)实验(一):观察比较吉他的弦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将实验结果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2)实验小结:发声的琴弦会发生振动,不发声的琴弦不动。 3)实验(二):借助乒乓球来观察音叉发声时的情况。将实验结果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4实验小结: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乒乓球会振动。音叉不发声时,乒乓球静止不动。

5)实验(三):借助泡沫粒来观察鼓发声时的情况。将实验结果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6)实验小结:敲击鼓发声时,泡沫粒会上下振动。

7实验(四)用手放在喉咙处,发出声音时感受喉咙的变化。 实验结果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8)实验小结:发出声音时喉咙会有振动。 9)交流:这些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点? 10)小结:固体发声时物体都在振动。

11)提出问题:液体和气体发声,也有这样的共同点吗? 12)继续实验:将杯子中的水放入水槽;吹口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e4040503f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