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引领、读写结合、以简驭繁 曾在一次作文课堂上把夏宁的小诗《甜蜜的复仇》引入课堂:“你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 老的时候/下酒”学生为这样的奇妙的表达欣喜不已,热情被激活,兴趣被引发,几次朗读,少许的点拨,不少学生甚至模仿诗歌形式大胆进行创作。反观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学生一提作文就烦,就唉声叹气,没有丝毫的写作欲望,所作之文,文思枯涩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东拉西扯,拼凑字数。究其原因只是我们片面注重写作技巧的讲解、传授,而没有唤醒学生的写作激情欲望,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教育的艺术》),“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朱光潜)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诗歌诵读琅琅上口,对诗歌写作跃跃欲试。我们不妨以诗歌写作教学作为作文教学的另一个切入点。通过朗读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练笔的训练,学生会在诗歌的朝露中沐浴,不断地增加灵气,增添秀气,成长为一个个具有充沛感情的灵秀人才。 如何引导学生对诗歌的学习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美读吟诵、声入心通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诵读涵咏,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指导学生对诗歌的朗读,鼓励学生在早自习、教学课堂上扯开嗓子,忘我吟唱,摇头晃脑,或婉转,或铿锵,美读吟诵。品读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其感动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诗句,为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奋发昂扬的崇高理想所鼓舞;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感受友情的真挚;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感受母爱的伟大;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感受乡情的眷恋——美读吟诵、声入心通,只要心灵之窗打开了,就可以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诱发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并有意识地用丰富的感情去唤起、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溢于胸而现于笔尖,学生的写作热情自然就会激发出来。 在教学中除了教授课程教材外,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类型的诗歌进行读诵,并在班级开展“每天一诗”、“课前一诵”、“每周一节(自习课)诗歌交流品评课”等。虽然每天只花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是日积月累,自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反复的吟诵积累,开拓学生视野、积累习作素材,让学生“得心应手”,做到心里有物、笔下有话、胸中有激情、脑袋有灵感。 二、探寻佳妙、启迪思维 叶圣陶先生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在教学时应抓住诗歌的佳妙处,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带领学生走进诗歌营造出的优美的画面中去:“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霞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诗歌七个比喻不仅对浔阳晚景有线条的形象勾勒,色彩的描绘点染,而且给人想象无限。学习《过故人庄》一诗时,引导学生想像营造出来的美妙画面:一个普通的人家,一餐鸡黍的款待,鸟鸣鸡叫的悦耳,泥土稻花的清香,农家田园的和谐景致,在平淡中蕴涵了深厚的情味,领会字里行间所描绘的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 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引导学生体会精美的构思:明月、苍松、清泉、山石、浣女、渔舟等交错连缀的美好意象组成的一幅恬美的山居秋暝图。全诗充满浓烈的诗情画意,喧闹、静谧的巧妙安排,以及景是学生们熟悉的景,情是学生们感受到的情。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想象心目中的山村秋日傍晚的恬美景色。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精心选点、巧妙构思。 三、精心引导、随文练笔 诗歌是一种抒发个人情感的文学样式,它的创作是个性化的,这就决定了诗歌写作的独特价值。中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多幻想和想像的创新成分,而且感情世界丰富多彩,这些思维中的闪光点和丰富的情感情绪有时会稍纵即逝。诗歌形式短小灵活,能够及时地记录和捕捉下情感。因此,可以培养学生坚持用诗歌的形式来记录真实情感的良好习惯。 教学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时,引导学生细细地品味曲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的一组九个意象所要寄寓的作者的意旨。课后让学生(时值残秋初冬之季)观察校园一株夕阳西下时的老樟树,村边小桥流水,观察门前庭后的叶落藤枯,让他们自由描述,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习余光中《乡愁》时,借助课堂营造的诗情,让学生进行模仿创作: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指导学生写作《夏》时,尝试让学生借鉴“七八个星天外”“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三个画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构思写作。 学生的练笔,神思飞扬,浮想联翩。这样的练笔不仅是一次习作实践,更是对文本进行的一次“再思考”和“深加工”,而这种更进的深入可能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产生某种“顿悟”,升华了对文本的情感体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ebc168c12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