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手纹公开课总结自用

时间:2023-05-03 21:00: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外婆的手纹》教案

标:

1 了解外婆的为人,感受外婆在艰苦环境中恬淡平和的心境。 2 体悟作者对外婆的深厚感情,体会文章遣词造句的匠心 3 学习借物抒怀,层层递进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1 了解外婆的为人,感受外婆在艰苦环境中恬淡平和的心境。 2 体悟作者对外婆的深厚感情,体会文章遣词造句的匠心 教学难点:

1 学习借物抒怀,层层递进的写作手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学生习作赏析

(我们从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你最珍贵》的命题作文,有的同学写的是童年、友情、母爱,有一篇作文让我感触颇深,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它的结尾。

如今,爷爷已经走了好久,在严冬时,只剩下那陈旧的热水袋陪伴我。虽然在这个时代,热水袋早已不是什么新潮物品,但我却仍旧宝贝它。因为,它给了我独一无二的温暖;因为它包含着爷爷对我的爱。

今年严冬,我又一次捧着它坐在爷爷常坐的摇椅上,指间传来它被岁月磨得光滑的触感,掌心感受到的温暖却一直渗到心底。耳边又回荡起那句熟悉的话快暖暖吧,这份温暖驱散了冬日里的丝丝寒意。

她选取了生活中一件普通的事物——热水袋来传达对爷爷的思念。它的文字很朴实,却充满着真挚的亲情,所以读来特别感人,引人共鸣。 二、分析课文

1、文中借以表达情感的物品是什么?礼物:一双鞋垫和枕套 2 迅速找出文中对礼物的描写,(找到的学生起身交流)

(外婆留给我的鞋垫和枕套)作者为什么要花三处笔墨(反复)对礼物进行描绘呢?这三段描写具体有什么不同?请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四人一组,通过比较、讨论,最后请代表回答。

提示问题:(这三次描写的分别是社么时间背景下的鞋垫?)(回忆最收到初礼物时、三十年保存后,临摹礼物时)

3 品读文中对礼物的三处描写,体悟作者的感受变化。

①第一处:学生朗读第1112段描写,学生想象一下这是份怎样的礼物?

栩栩如生、绣工精致的礼物(注意两段描写中“绣着”和后面一系列动词的变化可体现“栩栩如生”;承载着外婆对我无限的关爱(在图案中寄予祝愿) ②从外婆的用心缝制的礼物中,你能感受到外婆是个怎样的人? 能否同时圈划出前文对外婆的相应描写,来印证你的说法。 ③师生朗读一组对话,说说怎样的两个人会有这样的对话? 外婆:心灵手巧,手艺好——第129

关爱我、善于从自然撷取灵感、热爱生命——第10段丰富的艺术灵感

相信生命、尊重生命——第5 善良、相信并热爱美好、努力去懂得、尊重生命



1


我:天真孩子气

心灵手巧的、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善于从自然中撷取灵感的外婆在枕套和鞋垫中缝入了对我深深的关爱。她将天上人间的好东西都收拢了来,密密地贴紧我的身体,呵护儿时的我健康成长。

④第二处:请女生朗读第14段,说说在三十年后,再看到这份礼物,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破旧了,但图案依旧鲜活,三十年后的作者愈加深切地体悟到外婆的爱,因而作者仿佛听见了隐隐的叮咚水声;

看见小鱼仍未长大,游在岁月的深处;停在外婆的呼吸里——作者想停留在外婆的爱中,望外婆重回自己的生命中——深深的怀念(怀念以外,还有“求之不得”的遗憾。分析之后,让学生带着理解再读一遍,注意那些重点词语中传递的情绪)

想留却不可得,最好的怀念方式自然是尽可能留住外婆留给我的所有美好的东西。于是,“我”萌生了临摹、复制鞋垫的念头。请男生朗读第17段,请学生说说这段描写又有何不同,为何作者在临摹之时会产生这样不同的感受呢,结合上下文回答。 外婆的心境是怎样的?

“或许是孤寂和悲苦的,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孤寂和悲苦——“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日常的服装”可以看出,外婆曾经生活在物质贫乏的艰难岁月之中,在一篇与它相关的作品《一碗清水》中,作者含蓄地描绘出身书香之家的外婆在文革中遭到不公正的待遇)

“仁慈安详和宁静”——“精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艺术品”但悲苦的人生并没有消磨掉外婆对美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她用虔诚平和的心境缝补着衣服,更是缝补着生活的残缺,他用仁慈安详的心境绣花,绣出她对生活的期待。 在临摹的过程中,“我”在一针一线间走近了当年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也一步步走近了外婆这个平凡又不平凡的生命。随着时间的积淀,阅历的增加,三十年后的我终于读懂了他的手纹。

我读懂了外婆的心境,仁慈、安详、宁静,如泉,淙淙地涌出来; 我感受到外婆的爱,如鱼儿,轻轻地游过来;

我体悟出她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追求如水仙欲开未开,含着永远的期待。 就如同当年的外婆一样,“我”相信鞋垫水仙、小鱼是有生命的。 请学生一起朗读第1720段,和作者一起来临摹、感受外婆的心境。 ⑦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失传”?作者为何会有这样的担心? 同他的妻子和女儿一样,越来越少的人会针线活了。

在场院里、在树荫下、在溪水边、在鸟声里,含着微笑凝神地做针线活、将情感和目光一针一线织成手艺的母亲的形象和姑娘的形象再也找不见了。这些动人的场景,这些古老的风情,这些代代传承的民间艺术,都被现代化的大批量、标准化、市场化的制造业所快速取代,以它们为载体的文化和精神也正在快速消失。

绣花针的消失。意味着乡土最深情、最细腻、最专注的目光永远消失了,从今以后,我们再难看到那种贤淑、端庄、温柔的母性身影了。

联想到文章第6段“高高的天空下做着小小的衣服的外婆,态度虔诚而庄严”,那样的场景很难再看见了。 你从文字中感受到什么?

作者传达出对古朴美好的民间艺术逐渐消亡的担忧,更是对针线活背后所承载的尊重生命、感受自然之美的精神价值逐渐消亡的遗憾。

⑧既然担忧,文末为何又两次提到“永不失传”? 讨论问答。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1d6106eaf45b307e97197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