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内经》药食之气味 作者:王杰 唐诗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年第11期 关键词:《内经》;药食之气味;药性 中图分类号:R2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1-0084-02 1《内经》药食之气味理论 1.1药食之气味来源与确立《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指臊焦香腥腐,五味则为酸苦甘辛咸。气的来源与化生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地之物清阳部分化为气,其化生的动力源于天气的化气作用,故”清阳化气出乎天”[1]。而地之物浊阴部分化为味,其动力则为地气的成形作用,即所谓“浊阴成味出乎地”[1]。 《灵枢·脉度》云:“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可见,药食气与味的确立最初是根据人的嗅觉和味觉这两种最为直观的感觉。关于这点,其它篇章亦有相关论述,在此不再引证。 1.2药食之气味功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可见,内经认为气与味被人体摄入后产生的作用特点不同,气温养形体,味补益人体之精。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为气,阴为味”,气与味具有阴和阳的关系,即后世所谓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此篇又云:“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内经》在此篇详细论述了食物之味进入人体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构成人体的物质(即味、形、气、精)之间的消长转化的过程。气与味通过人体精微物质之间的联系而具有阴阳之间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关系。 那么气与味功能上具体有何不同呢?对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味厚者通大便,如大黄、芒硝等味厚药物急下存阴,即后世张仲景之大承气汤;味薄之药如猪苓、泽泻等,通利小便,祛除粘滞之湿浊,故阳气因而得通,即后世叶天士在《外感温热论》中指出湿温病的治疗原则“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味厚存阴,味薄利气,即所谓“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如附子、干姜等大热之品,可回阳救逆;气薄者如麻黄、桂枝等,通过发汗以祛邪,使营卫气机畅达。气厚者壮大阳气,气薄者发泄以使气机调畅,即所谓“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37fa26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