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基本信息 教学主题 教学内容分析 《搭船的鸟》 对应能力点 《搭船的鸟》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翠鸟的外形美、动作美,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3.在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5.初步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六条和第八条。 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语言文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要对语言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还是比较困难的,也比较难把握文中喜爱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要透过字里行间充分挖掘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感受翠鸟的外形美,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教学其他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导入 教学展开 教学活动一 学习任务 问题引领 一、导学:回顾旧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翠鸟是一只漂亮的鸟,它还会捕鱼。你知道文中的“我”是怎样观察翠鸟的吗?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翠鸟是一只漂亮的鸟,它还会捕鱼。你知道文中的“我”是怎样观察翠鸟的吗? 2.“我”观察了翠鸟的外形美,翠鸟捕鱼动作很敏捷。 教学活动二 学习任务 问题引领 研读“外形美”和捕鱼动作,激荡情感 翠鸟美在哪里?它的捕鱼动作如何?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翠鸟美在哪里?它的捕鱼动作如何?勾画相关语句。 2.课件出示: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1)读完这句话,你知道“我”是怎样注意到这只小鸟的吗?(鲜艳的羽毛吸引了“我”的注意) (2)你想怎样读好这句话?(引导学生) 3.课件出示: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1)这句话是怎样描写翠鸟的外形美的?(整体到部分。羽毛——翠绿;翅膀——蓝色;长嘴——红色) (2)(出示鹦鹉与翠鸟图片)你更喜欢哪一种鸟?说说你的理由。 (3)你能运用“我”观察翠鸟外形的方法,描述鹦鹉的外形吗?(指名回答)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翠鸟的外形美。(板书:外形美) 师过渡:面对这个“不速之客”,“我”产生了怎样的想法?(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我”产生了3个疑问,这3个疑问体现了“我”天真好奇的童心。 4.课件出示: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引导学生通过动词感受翠鸟捕鱼时的敏捷。(板书:动作敏捷、迅速)抓住“冲”“飞”“衔”“站”“吞”“一下子”“没一会儿”等字词重点体会。 (2)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冲”“飞”“衔”“站”“吞”“一下子”“没一会儿”等字词,语气轻快,语速紧凑)5.最后通过母亲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教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师小结:文中的“我”在乘船的过程中因为细心观察,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给“我”的旅途增添了快乐。 5. 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师指导朗读。 6. 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7. 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 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1.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不按着题目直接写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等等等等,而要写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呢? 2.渗透法制教育 教学总结 在我们祖国逐渐强大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让我们永远记住一百五十九年前的噩梦,记住写在圆明园残柱上的耻辱,让我们永远记住历史告诉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5f7fee3c7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