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文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探讨

时间:2022-04-08 11:28: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文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探讨

作者:魏莉,杨晓英,杨瑞玲

来源:《大学教育 2017年第5



[摘要]“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如何培养“互联网+”背景下的文科创新型人才,成为了社会关注并探讨的重要课题。可以通过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倡导创新精神,构建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开发、培育与创新行为关联度高的素质项目等来培养文科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文科;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7)05-0125-02

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而形成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模式,给传统产业带来了颠覆性的挑战,也对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互联网+”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研究平台 人文社会科学由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构成。人文科学包括文、史、哲以及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主要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社会科学主要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如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民族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关注人的问题或者由人构成的社会问题,都是以人类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人文社会科学很难像自然科学那样用数学公式精确地描述和求解问题;人文社会科学较少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较多采用思辨研究方法。在思维方式上,自然科学重点关注典型,通过典型现象的规律,概括并推广到个体和具体问题;而人文社会科学则无法归纳总结出普遍规律来描述和解释所有个体行为。

在“互联+”时代,信息互联互通,个人在真实世界的活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记录,这种记录为社会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数据。由于能够测得更准、计算得更加精确,这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研究平台。[1]目前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以“人文计算”、复杂网络分析、大规模数据分析为特征的研究方法逐渐被采纳,如通过对全国手机用户在各省区间的漫游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发现手机用户的流动规模和迁徙规律,为铁路运输、交通管理、人口普查、公共安全、商业消费等提供数据参考,提升管理效率。在商业领域,可以通过数据的分析,监控顾客在店内走动的情况,观察顾客对店内商品的关注度来判断顾客的喜好;在了解客户需求和确定目标市场的基础上,进行细分市场的定位[2],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用强调特点的方式来打动消费者。企业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挖掘出消费者尚未察觉到的潜在需求,进行消费者需求的引导,从而为企业产品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互联网+”拓展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空间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工作、协作,并由此形成了网络社区。在庞大的网络社区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联系、交往,现实社会关系网络进一步延伸到了虚拟空间。通过调查博客、微博、论坛等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应用,能够收集人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反映不同人的性格、偏好、意愿,可以实现接近公众真实需求的细分。而当人们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生活方式、沟通方式等都可以数据化以后,根据这些特征细分公众,在商业领域能够进行精确营销,调查公众对品牌、产品的偏好,从而开发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在政治领域可以了解公众的心态,分析公众舆论,预测社会群体演化,有效减少社会危机发生的不确定


性,增强风险预警能力,实现由事后决策向事前预警的转变。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人们能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开放、创新、共赢、合作的产业生态系统逐渐形成。上述的这些发展变化大大拓展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空间。

三、高校文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创新型人才具有思想独立、能够自发地开展工作、具有强烈的独立自主需要和高水平的自我控制能力、观察能力强、愿意尝试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等特征。

目前,国外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重点放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上。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指导思想和改革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以创新素质导向为基础,围绕与“创造力”相关的个性品格、思维方法及实践技能,将这些具体素质的培养结合到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达到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例如哈佛大学主要是从重构课程体系人手,通过设立核心课程、对本科学生开展通识教育以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综合化,其核心课程的设置成为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模式;麻省理工学院重视学生的探究式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探索、课内与课外有效契合以有效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德国和法国的高等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采取与企业的合作教育,使学生在企业有一个较长时间(半年甚至一年)的实践锻炼过程;加拿大高校注重对学生开展现场实践教学,通过和企业的合作教育对学生进行创新价值教育,提高“创新熵”。

国内研究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理念、体制与制度、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环境氛围营造等多方面的内容,如武汉大学实行“创新学分”实践教学模式、首都经贸大学的“三师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等等。[4]

(二)高校文科创新型人才培养

目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大多数是在高校理工科学生中进行。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在高校文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我们应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倡导创新精神,构建创新人才培

养模式,注重开发、培育与创新行为关联度高的素质项目,以提高文科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1.更新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

在办学理念上,应从“以学科为本”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实现“一切以学生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以下教育理念。(1)分类培养的理念。按照学生本科毕业后升学、就业、出国等不同的出路,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创新能力培养项目,形成“立足升学”、“面向就业”、“对外交流”三种类型的本科生培养机制。(2)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理念。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对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凭借学校特色和专业优势,在社会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进行创业,开展与社区服务、新媒体发展相关的业务。(3)强调实践和操作能力培养的理念。实践是培养和发展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通过构建各个文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校内实验平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本科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4)突出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及全面素质培养的理念。 2.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流水线式教育正在向自组织学习转变,学校和课堂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课程周期以微课程为主,学生学习安排更加个性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学习内容不限于书本,还有来源于实际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一刀切式的教育方法正在向个性化发展: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由占主导地位变为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能力稍逊的学生提供额外教学,依据学生的入学水平、学习进度和


学习路径来组织教学;学生学习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和呈现信息,对自己的学习进展负主要责任;在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度来学习,参与协作学习或专题学习,并将各学科的一些内容进行整合。可以探索以下教学模式。(1)“平台+模块”文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平台”指利用信息技术建设能够“模拟工作情境、再现工作流程、反映岗位要求、提供角色体验”的综合性训练平台;“模块”指专业课程的模块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模块。(2)以问题为导向和以讨论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与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相结合,让学生站在一个具体的决策者、高层管理者或者实际执行者的角度思考问题。(3)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和实践模式。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就某一特定的主题讨论和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陈述;在实践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解决一个具体的现实问题,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某个项目培训、某个地区的调研。(4)讲授、讲座与研讨会相结合的模式。(5)翻转课堂模式。(6)MOOC模式等。

3.建设能够培养创新特色的课程体系

第一,进行核心课程的分类设置,设立培养学生的不同知识和能力的课程群。如某类课程群突出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某类课程群则强调培养学生更好的实际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第二,设置较多的分析技术和方法课程。如定量分析能力、统计分析以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分析方法。第三,强化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通过对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本科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77bd13b63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