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诗经.周南》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题型:【选择题】【文言现象】【简答题】 【原文】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 A.薄言采之 薄:靠近 B.薄言捋之 捋:从茎上成把地握取 C.多博村酤劳苦辛 酤:通“沽”,买酒 D.赋诗怜汝足精神 怜:可怜,表同情 【解析】B 正确 A.薄:助词,无实义。C.酣:酒。D.怜:怜爱,表喜爱。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采采芣苢 采采:茂盛的样子 B.薄言掇之掇:拾取,摘取 C.多博村酤劳苦辛博:求取 D.赋诗怜汝足精神赋:吟诵 【解析】D“赋诗”意为作诗。 3、下列诗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D )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B.欲收/新麦/继/陈谷 C.三夜/阴霪/败/场圃 D.多博/村酤/劳苦/辛 【解析】D 正确断句为:多博/村酤/劳/苦辛。 4、下列加点的词语存在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 A.三夜阴霪败场圃 B.一竿晴日舞比邻 C.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D.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解析】A “败”为使动用法,其余三项均无活用现象。 5、下列对《芣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全诗的总起,“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可称之为劳作的前奏曲。 B.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从一棵一棵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谓—路辛苦,反映出当时的劳动者身负沉重的压迫。 C.由“薄言袺之”到“薄言襭之”,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此间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赏,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 D.《芣苢》一诗,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律等方面,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解析】B 不正确。 B项,“反映出当时的劳动妇女身负沉重的压迫”错 误。此时这些妇女的心情是快乐的。 6、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C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东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B.“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艺”。 C.“唐宋八大家”指唐代的柳宗元、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 D.苏辙,字子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之兄。苏轼,字子瞻。他们的父亲是苏洵。 【解析】C无误 A项“东周”应为“西周”。B项“六艺”应为“六义”。D项“之兄”应为“之弟”。 二、默写: 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2、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三、简答: 1、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答:妇女们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是在重章叠唱的旋律里,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采”是总体描写,“采采”的反复叠唱,有着音乐美感,也体现着妇女们呼朋引伴,轻松欢乐的情调。“有”唱出了获取的愿望,也似乎传递着发现野菜的信息。接下来四个动词恰是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掇”,一片片、一颗颗地摘取、拾取;“捋”,由少而多,进而成把地握取;“袺”,把成把握取的野菜放到手持的衣角里;“襭”,再把装满野菜的衣襟掖在腰带间。整个劳动过程描绘得自然流畅,完整有序。 2、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答:我反复吟咏这首诗,眼前出现了这样的劳动景象:一群妇女在田野上采摘野菜,她们一边采摘,一边唱歌。她们的动作是如此熟练敏捷,她们的歌声那样悠扬欢快。她们就在唱着自己的劳动,有个唱,还有和声;她们的心里也在歌唱吧,歌唱劳动,歌唱自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791cdabfe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