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时间:2022-12-16 06:07: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列夫托尔斯泰》 第一课时教案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了解一位世界级的大作家,我说一下这位作家的信息,大家猜一下他是谁?他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写了很多为世人所喜爱的作品,主要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大家猜的出来他是谁吗?那大家再来猜一下这位大文豪的长相怎么样?今天,我们来学习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列夫托尔斯泰》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托尔斯泰。 2.熟读课文,积累并掌握重点字词。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完成两个小任务:

1.划出你认为重要的或者你不懂的生字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大体能够分为几个部分?

1.学生提问,不懂的其他人解决。随后老师解决。写黑板上。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解释下列词语。 胡髭(zī) 长髯(r2n) (qu2n) 黝(yǒu)黑 滞(zhì)留 愚钝(dùn) 禁锢(ɡù) (xu1n) 犀(xī)利 侏儒(rú) 酒肆(sì) 尴尬(ɡ1nɡ4) 锃(zènɡ)亮 甲胄(zhòu) (c4n) (4nɡ)然 2.本文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大体分为两个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四、精读1-5自然段

学生轮读1-5.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作者是怎样来刻画托的外貌的?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1-须发 2-面部轮廓结构 3-面部特征 4-长相平平 5-拜访者的态度 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额头: 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

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鼻子: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的样子。 面部轮廓的总体特征:多毛,浓密的胡须(反复描写) 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 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 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 泡沫——喻鬈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不但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的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比较插图) 比喻的效果:生动形象,突出特征。 夸张的效果:(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特征突出,形象鲜明。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夸张的方式包括扩大、缩小和超前三种

1.扩大夸张。这类夸张是故意把一般的事物住上(高、强、快、多等)处说。 托尔斯泰这双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2.缩小夸张。与扩大夸张相反,这类夸张是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低、弱、慢、少等)处说。 就这么个侏儒!

3.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中,把后出现的事当成事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 如:他酒没进口,人早就醉了。

1、要以一定的客观事实为基础。如:

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军。这句夸张因脱离实际,难免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 2、要表述明确。如: 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 五、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列夫托尔斯泰》 第二课时教案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感知了课文内容,学习了解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者是怎样描绘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的。

二、研读与赏析 精读课文6-9自然段,采用轮读或齐读的形式,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是如何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用笔划出相关的语句。2.作者为什么要重点描写他的眼睛? 1.明确:①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作者引用高尔基的这句话,从修辞手法上看是夸张,但它恰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事实上,托尔斯泰是和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比肩的伟大文学家,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课文中有一句话能够为此做出注释:“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副透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眼睛连最最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不放过,同样还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②……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能够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这句话写出了作为思想家、艺术家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③当这个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作为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贫困的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

设置本题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品评语言,并通过品评语言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对眼睛的描写,展现了托尔斯泰的精神风貌。

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而充分表达出来。这里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不再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3.在本文中,写眼睛与写外貌时使用的手法是否相同?为什么?

相同点是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不同点是前者多用抑笔,后者高度赞美,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这是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三、问题讨论: 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 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所以这样的人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幸福的。相反,“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是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是双倍的。

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自己毕生的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 四、小结: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

1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2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先抑后扬的手法:用伟人平庸丑陋的外表来反衬其眼睛的神奇) 五、课堂检测:模仿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描述一下鲁迅的眼睛。

1鲁迅的眼睛,是深邃的。如一潭深水,深不见底。从他的眼睛里,你能看见他人所难有的苦痛。为何苦痛呢,因为他爱着自己的同胞,要找到治国救民的药。曾经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情,在这双眼里可以找到一点影子。然而这如烈火的豪情化为深水之后,却显得忧伤而苦痛。却不失力量,因为黑暗,必将是光明的前奏。 2鲁迅的眼睛,是天真的。这是更深的隐藏。是的,隐藏得很深。百草园的乐趣,三味书屋的天真,都深深地在他的脑海中。伟人往往有童真的一面,在“横眉冷对千夫指”之后,他更愿意的,是“甘为孺子牛” 3鲁迅的眼睛清澈明亮,能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丑恶并毫不留情地予以抨击。 六、我的收获——如何进行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最主要的是要形、神兼备。 七、托尔斯泰名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9c8f1efce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