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中的空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学作品阅读中的“空白”艺术 四川省剑阁县剑门中学 刘少华 朱玲霞 电话:115984076208 摘要:把握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一是于事未完之处推究未完之事;二是在形未全处想像未全之形;三是于语未尽处感受未尽之语;四是在意未尽处感受未尽之意;五是于景语中体验情语;六是于争议处展开争议。 关键词:文学作品阅读、“空白”艺术、语感能力 明朝时有个掌握实权的宦官到地方巡察,一地方官为了讨好他,送给他一幅珍贵的画,这个宦官看了这幅画的上方还有很大一块空白,就说:“要是画面空的地方再画上‘三英战吕布’就好了。” 这宦官真是不懂装懂。作画怎么能把整个画面都画满了呢?任何一部作品的价值是读者接受意识和作者创作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作者在创作中创造一种召唤结构,给读者留下再创造的空间,让读者“活”下去。这种再创造的空间,就是“空白”。 “空白”艺术在各种艺术门类中都有体现:建筑中的借景;书法中的笔断意连;摄影中的空镜头;音乐中的休止符;画家画梅,独画一枝,留点天地让欣赏者遐想;演员演戏,“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并非把什么都搬到台上。特别是文学作品多采用描写语言,具有不确定性,讲究含蓄,“言已尽而意无穷”。这种留有空白的艺术有更大的内蓄力、暗示力、诱惑力,正所谓“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因此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去填补“言不尽意”、“言外之意”的“空白”,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文学作品,达到阅读中的再创造。 作为学生在阅读时,作为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把握作品中的“空白”艺术。 1 .事未完之处推究未完之事。 未完之事就是“空白”。鲁迅《 孔乙己》 的结尾写“我到现在终于役有看见,―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白”:孔乙己到底是怎么死的?这就要读者根据“他是在冬天爬着出咸享酒店的”去想,更要从当时社会环境和上下文语境去体会孔乙己之死。这些空白给人留下了遐想的空间,达到了“纸短情长的效果”。 2 .形未全处想像未全之形。 这正如有经验的画家作画:露帘于林端,则知有人家;露蟠于路口,便知有酒肆;露塔尖则含有庙宇;描和尚山脚取水,则知深山藏古寺;描蝌蚪戏于泉水,则知蛙鸣十里长溪„ „ 为何观者一看即知其意?这也是靠语感来全未全之形。在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往往只写出一部分或干脆不写,留出一片空白,让读者给他想像完美的形貌。如《 陌上桑》 写罗敷的美,先正面只写了头上、耳中、下裙、上衣等衣饰,其它则一片空白,然后再侧面烘托她的美,留下更大的空白,让读者发挥想像的空间,再创造每个读者自己心目中的古代美丽的农家女子形象。 3 .语未尽处感受未尽之语。 《 红楼梦》 第九十七回、第九十八回写宝玉被骗与宝钗结婚,当贾府张灯结彩,庆贺“新婚”之日,也正是黛玉倒在病床结束生命之时。被病痛和爱情折磨得奄奄一息的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 „ ’,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曹雪芹写死前的黛玉只叫了两声“宝玉”,刚说到“你好”的“好”便不作声了。这一简洁之笔,字字充满血泪。它以短短的很不完整的半句话,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的“空白”,真是一言难尽,读者可以从上下文情节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感受、体验“你好”这―丰富而又苦涩的潜台词,去感受黛玉未尽之语。这里留下未尽之语,比直接给读者一个答案好得多,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作者给读者留下的广阔的想像空间,使作品显示出永久的艺术魅力。 4 .意未尽处感受未尽之意。 《祝福》 中的四叔,当他知道祥林嫂被卫婆子他们抢走之后,只简短地说。“可恶!然而„„”后来卫老婆子来向他们赔不是,四叔又吐出这两个字:“然而„„”那言下不曾说全之意,我们根据上下文可知:一帮山里人来劫祥林嫂,特别是还有中人卫老婆子合伙,把鲁家“闹得沸反盈天的”,真是可恶!然而祥林嫂私自从婆婆家跑出来,有违家规,有失妇道,她婆婆是该把她带走的。四叔的“急收”不正表现了他那道貌岸然的神态和封建卫道者的典型性格吗? 5 .于景语中体验情语。 作者表现写景,实则“空白”之处饱含深情。张洁《 挖葬菜》 中的“我还游荡在田园里,太阳快要落山了,琥珀色的晚霞渐渐从天边退去。”接着写羊儿归家,乌鸦归巢,我“好像一下子全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一切的一切都回去了,而我还在田野里游荡,不敢回去,这里有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恐惧。这里“以乐写哀,一倍增其哀”。表达出我失落、孤独和漂泊在外游荡的心情。再如归有光《项脊轩志》 末尾:“庭有批把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文章光是写景么?其实结合上下文语境便能深切感受到作者对亡妻的怀念,对“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复杂心情。 6 .于争议处展开争议。 列夫· 托尔斯泰在《 穷人》 结尾处:“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拉开了帐子。”行文至此便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争议的空间:丈夫看到熟睡中的五个孩子,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在《有关拖鞋的问题的问题》 一文中,作者留下一个问题:“小王能当选还是不能当选?”让读者去关心,去争论,去填补这一空白,在争论的过程中更充分展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总之,“空白”艺术在文学作品中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我们在阅读时必须多读多感,通过对作品的“空白”的理解,逐步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9d7b9c014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