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养生工程涵养古城文化气质

时间:2022-05-01 21:32: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化养生工程涵养古城文化气质

作者:陈民,魏如婷

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9年第2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和灵魂,决定着一座城市的底蕴和市民的素质。发展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点提出的内容,也是在十三五规划和国民经济发展中重点的考核指标之一。

2017年,保定市创新性提出“八项文化养生工程”建设,即养心工程、悦目工程、提神工程、健脑工程、活血工程、强筋工程、壮骨工程和排毒工程。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赵其国介绍说,“八项文化养生工程”旨在把保定打造成一个有温度有风度的文化城市。

养心工程——让书香保定有“温度”

创建“书香保定·香飘四季”活动品牌。按照节气、节日、节庆等时间节点深入开展“书香保定·香飘四季”系列阅读活动,2018年以来以来该市共举办此类活动27场。同时,举办“书香系列”评选表彰活动、“新华书香节”惠民书市等活动,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社会氛围。

打造“保定书香”文化名片。广泛开展“书记荐书”“市(县、区)长荐书”“专家荐书”活动,并以图书馆等公益场所为平台,推动阅读活动不断掀起高潮。

继续开展“示范农家书屋”创建活动,逐步形成了以行政村书屋为核心、示范书屋为引领、基层图书馆为补充和各类阅读网点等为延伸的便民阅读服务网络。

同时,在主城区安装1024小时自助图书馆、50台读报机和50台移动图书馆;大力推行实体书店与社区合作建立“文化氧吧”,继续开办好“直隶文化大讲堂”,为广大市民提供“定单式”服务。

悦目工程——让文化润城有“热度”

2018年以来,在“文化润古城”系列活动中,“彩色周末”“文化润古城 天天有好戏”等惠民演出活动已经举办了200余场次;“知声腔国粹 爱家乡文华”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演出50余场,戏曲进乡村活动20余场;组织安排节庆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150余场。成功举办了纪念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系列活动,大力弘扬革命先辈的精神风范。

同时,该市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积极开展文化交流,举办了中国三大男高音保定音乐会;邀请国外优秀音乐团体成功举办了五届大激店世界音乐节,实现了让保定走向世界,用音乐与世界对话;已举办了四期的中国·保定中东欧艺术节,每期都吸引到中东欧10多个国家参与,不同文化的激情碰撞让市民一饱眼福;赴香港参加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艺汇演,举办了保定市文化志愿者甘肃行·走进张掖系列活动,将保定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保定交响乐团成功参演2017年在欧洲克罗地亚举行的“丝绸之路”中国民谣音乐节,今年又参加了2018“聆听中国”音乐会丝路巡演,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等国家献出精彩演出。

提神工程——让保定故事有“深度”

坚持文化育人,保定围绕“中国梦”“善美保定”等主题,努力打造一批叫得响、传得开、记得住、留得下的精品力作。


用传统文艺形式讲好保定故事。该市创作了现代京剧《狼牙山》、现代河北梆子《燕赵风骨·狼牙山》、保定老调《燕赵风骨·唐知县审诰命》、河北梆子历史剧《燕赵风骨杨继盛》、河北梆子现代戏《野火春风斗古城》、话剧《寻路》等贴近保定文化、贴近百姓生活的作品,使更多的观众有了共鸣。

用现代媒体讲好保定故事。在电台、电视台推出《书香保定》《保定有戏》和《保定故事》栏目,彰显保定文化底蕴;以微电影、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传播推介保定。

健脑工程——让文化人才有“高度”

抓好人才智库建设。利用高校人才资源和社会力量,探索成立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心,共建“河北大学保定文化发展研究院”、“河北大学莲池书院”,为建设文化强市发挥智囊作用,为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活力。邀请驻保高校人才到保定市文广新局挂职,将学术氛围引入机关。

抓好文化队伍建设。组织全市“三区”人才艺术创作培训,促进文化扶贫工作;开展文艺培训辅导活动,培训基层文艺骨干1500余人次。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李玉梅、李淑荣、王红利等收徒12人,为戏曲艺术表演储备高端人才力量。

抓好文化体制改革,不断为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活力,催生内生动力。积极稳妥推进影院、剧团转企改制。重点关注县级广播电视台的生存与发展,为广播电视转型升级探索新路径。

活血工程——让文化资源有“亮度”

扎实推进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抓好文物修缮工程,完成淮军公所一期、二期修缮工程,完成清河道署、直隶审判厅旧址等国保单位的维修与项目验收工作;组建保定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文物和非遗“活”起来。从2016年起,给予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2000元专项补助,给予重点项目保护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补助经费30万元。确定冀中笙管乐(高洛音乐会)、哈哈腔等5个国家级非遗项目通过2018年度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申报审核,下拨资金330万元。

制定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性法规。以市政府名义制发了《保定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条例》《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文物安全的实施意见》,推动《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立法,出台《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强筋工程——让社会组织有“广度”

指导社会组织服务保定文化建设。充分发掘、整合、成立各类文化研究会,加大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以社会力量助推文化事业发展。依托地方实体企业先后成立了“保定老调艺术研究院”、“保定市河北梆子研究院”等社会组织,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文化社会组97家,成为保定市文化事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创新行业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结构合理、富有活力、服务高效、治理完备的行业组织体系,提高文化管理效能;着力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引导文化领域行业组织更好地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把广大社会组织与广大文化工作者联系起来,汇聚起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合力。

壮骨工程——让文化产业有“力度”




以重大项目引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中关村(保定)数字文物文化产业园项目、定兴非遗小镇等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和发展;组织编印文化产业政策汇编;评选第四批保定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定兴非遗小镇正在积极推进专业园建设,并进行招商以争取更多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进驻园区。借鉴北京宋庄、衡水周窝音乐小镇成功经验,正在打造大激店音乐文化特色小镇、梁家营书画艺术小镇。

加大文化文物创意产品研发力度。积极组织参加2018河北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正在筹备举办第二届保定市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激发文化企业和文化文物单位开发、经营文化创意产品热情,推动文化资源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涌现更多的“保定创造”。

排毒工程——让文化市场有“纯度”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继续完善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的使用,适时组织技术培训并对各地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开展对文化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市场规范、健康、稳定。加强软件正版化工作的督导检查和源头管理,进一步推进企事业软件正版化工作。

切实做好全市“扫黄打非”工作,全面提升文化市场治理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净网”“护苗”“清源”“秋风”“固边”等五大专项行动,有效维护了文化市场安全。市扫黄办连年被国家和省评为“扫黄打非”先进集体,2017年“扫黄打非”工作考核成绩位列全省第1名。特别是201810月份,保定市代表队在参加第二届河北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共夺得团体一等奖和两个单项第一,以及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业务先进单位等荣誉。

(作者单位: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a3981cebb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