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古诗词

时间:2022-05-03 07:15: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找准切入点,教学古诗词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卷帙浩繁,蔚为壮观。古代诗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一种独具“中华特点”的文学样式。她以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选入教材的古诗词,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通过学习,可以汲取丰厚的人文养料,增加文化积淀,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但由于中学生对古诗词的接触不多,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也有局限,不能“字求其训,句索其旨”。这就需要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教学手段,找准古诗词教学的切入点,注重方法,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指导,培养其赏析古诗词的能力。

“读”为线索、指导学生理解诗意

优秀的古诗词,语言凝练、意蕴深远,易于朗读。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怎样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把读作为课堂的线索,以读导学,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把握古诗词的感情基调,掌握古诗词的重音节奏。同时可采用灵活的朗读方式:范读、自读、分组读、集体读、对比读等激发兴趣,活跃气氛。

但有些古诗词中会出现疑难字,学生拿不准读音。这就要求学生从自读着手,查阅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决眦入归鸟”中的“眦”“徙倚湖山欲暮时”中的“徙倚”,“狐裘不暖锦衾薄”中的“裘”和“衾”,“肠断白蘋洲”中的“蘋”“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竦峙”„„这些字词,学生一般没接触过,是他们阅读诗词、理解诗意的拦路虎。教师应指导学生认其形、晓其音、明其意,为更好的理解诗意奠定了基础。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背景,有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个人遭遇作出详细介绍,让学生从中获悉作者的性情特点及写作特色,这对于理解诗词思想内容,很有好处。

比如,教学李清照的《武陵春》,通过朗读学生能初步读懂词的表面含义,但对“愁”的含义却很茫然。学生眼中的“愁”,仅仅是一个妇人独处的闲愁,联想不到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愁。这时,就需要教师巧妙展示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绍兴五年(1135),是李清照寓居浙江金华时所作。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故此词反映了她此时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感情。学生了解这些后,便找到了一把深层理解诗意的钥匙,理解了词中之“愁”不仅有一般妇人之“愁”


还有生死离别之愁,国破家亡之愁。这愁绪千丝万缕,齐涌心头,以至于无法排遣,只好发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哀叹。

“品”为核心、指导学生体味诗情

《新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一字一句、一词一韵,无不包含着韵味,这就强调了古诗词教学应立足于诗词,将“品”作为课堂的核心,放慢速度,静品慢读,与诗人对话,与诗句对话,深刻体味出诗词蕴含的诗情画意。

《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散曲的代表作之一,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抒发,表现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学生只有朗读多次,细品之后才能体味出诗人独特的感受。

词中“藤”“树”“鸦”都是诗人眼中所见之物,为何要用“枯”“老”“昏”进行修饰。学生细品后得知:“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之感,使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昏”,点明时间已是傍晚,乌鸦归巢,也触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这是词既然是写悲景,但为何会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清新画面?只有通过仔细品味,才能感受清幽环境背后反衬出的作者内心的悲凉。再读“古道西风瘦马”一句,“古道”本是诗人的经行地,却让人联想到路途的曲折与漫长;“瘦马”本是他所骑,秋高草长的日子刚过,按理说马本不该“瘦”的,但诗人为何会说是“瘦马”呢?静心细品,方知:原来在这里诗人以马自比,写马旨在写人,马瘦人更瘦。瘦的原因是思乡所致。人们常说“夕阳无限好”,夕阳本是美的,但是因为夕阳下多了一位孤独的游子,他漫无目的行走,让人更多感觉的却是一份悲凉。诗人为何漫步行走,为何满怀忧郁。带着疑问细读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一词把“天涯沦落人”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感受与苦楚传达得淋漓尽致。他的忧郁和断肠也许是由于思乡所致,也许是由于怀才不遇所致,也许是由于仕途不顺„„种种猜测,引导着学生进一步探究该曲主旨,从而读懂一个落魄的游子在西风中漫无目的的行走时所产生的种种情感。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曰:“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学生只有细读,分析之后,方能体味出“景语”下蕴藏着的“情语”。

“悟”为目的、指导学生挖掘诗境

诗是语言的艺术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引导学生透过诗句,挖掘它们“意在言外”的丰富内涵,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再结合自身联系实际,产生对新的感悟。

“悟”是对古诗词的提高性阅读,不仅是创作意向的重建,更是一种再创造,是引导学生挖掘诗境,是诗境在学生头脑里的重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常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在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借助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感受,获得审美愉悦,领悟诗句真意。


如《望岳》这首诗,因为诗人紧扣一个“望”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泰山的雄奇秀丽。既有远眺,又有近观,既有宏观概括,又有细部描绘,最后落笔于诗人的主观心理活动。如果只是教师讲解,学生朗读,理解将不深刻,感悟将停留在表浅层面。这时,我便在“望”字上做文章,让学生分辨出什么是远望,什么是近望,什么是细望。接着展示了一组的泰山图片,让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望”。“望”的角度不同,学生产生的感悟也就不同。但如何才能领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真谛呢?便带领他们攀崖登楼,亲自实践,然后指导同学开放五官,上下纵横,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学生缓缓走入诗境,渐渐悟出杜甫“会当凌绝顶”缘由,真正领悟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并产生了自己独特的感悟:要像杜甫那样努力攀登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高峰,积极进取,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

“写”为提高、指导学生找寻灵感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教师在带领学生读懂诗意、品味诗情、领悟诗境的同时,若能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试着去写,古诗词教学定会呈现另一幅繁荣景象。

在教学《望江南》时,笔者因为受到一些感触,即兴写了一篇小诗《致<江南中>的女子》,没想到在班上朗读后,竟触发了许多学生的创作灵感,他们纷纷拿起笔,写出自己心中的诗词。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昨夜忽然入梦/晨起梦境犹存/可怜江南女/还在倚楼独处/叹息/叹息/惹得白云止步/虽然只是简单的涂鸦,却让我看到了学生创作的潜能,若能坚持引导,必定会收获新的惊喜。

古诗词,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只要我们能找准古诗词教学的切入点,带领学生遨游诗海,鉴赏品味,一定会让古诗词教学展现新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a84e4c113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