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中功能主义理论和冲突主义理论的解释范围和不足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社会学中功能主义理论和冲突主义理论的解释范围和不足 2010级教育学2班 张莹 学号:10123044 教育社会学中功能主义理论和冲突主义理论的解释范围和不足 ——以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分析 【摘要】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教育系统中的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学科,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之中.教育社会学的三大理论流派中的“功能主义"和“冲突主义"的名称及其理论核心就是来自于社会学理论中“结构功能主义"和“冲突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和冲突主义理论是教育社会学中最有影响,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两大理论。它们的解释范围有哪些呢?对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发展又分别有什么贡献和局限?本文讲通过举例,浅析这几个问题。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 功能主义 冲突主义 【正文】 一、教育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理论 教育系统是社会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子系统,从社会学创建至今,大部分社会学家都很关心教育,他们用已有的社会学理论去推动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其中在当代盛行的美国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基础上,形成了最有影响的教育社会学一大理论流派-—功能主义流派。功能主义起源于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理论家斯宾塞的有机社会论,后由涂尔干重新加以分析和完善,又发展到齐美尔的本源功能主义,直到帕森斯和默顿等为代表的现代功能主义。功能主义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认为社会具有整体性的观点,认为社会是由功能不已的部分组成的整体,每个部分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他们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社会的存在。 功能主义的集大成者帕森斯逐步“完美”了功能主义理论,他提出的新的社会观认为每个行为只能从单纯的个体目的出发,而有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个体的行为是从一定的个体需要出发的,但这些需要满足的后果超过个体的需要,出现了整体效应——实现了个体在系统中的功能,维持了社会的存在。她的这种观点让教育者站在宏观的视角去观察分析教育领域中个体微观的行为——除了个体自身的动机外,还有背后的整体功能。帕森斯在他的“ 整合、均衡” 的理论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功能主义社会学的看家武器—以AGIL图式为代表的一系列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功能主义理论对教育进行了古典性研究.他是从对内的一对外的和目的一手段的范式, 来对整个社会系统进行功能分析,得出四个功能:适应(A:adaptation)、目标实现(G:goal attainment)、整合(I:integration)和模式维护(L:latence)。 二、以我国教育现状分析功能主义理论的解释范围和不足 当前,我国的教育目的在牵制着整个教育系统,使得教育系统中教育行政人员、教育者、教育手段、受教育者都在尽力向它靠拢和努力。因此,教育目的在教育系统中起着整合各教育元素的功能。实现教育目的,就必须要有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或教育模式等.但是,常常存在着手段、方法、模式千变万化,甚至是超出了实现教育目的的范畴。此时,长期存在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以及宏观的教育行政等可对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手段和方法起着维持和固定的作用。以上两者都是针对教育系统内部的。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子系统—教育系统,必须适应社会大系统。因此教育系统通过反映社会需求的教育内容的传授去迎合、适应大系统。当然,一般情况下,教育目的和社会需求是不矛盾的。适应的结果就是培养出具体类型的人才,同时也是教育系统对外实现功能的体现。以上分析是按帕森斯的AGIL模式去分析教育内部系统是怎样运转的其中很多教育元素没有罗列进去。从分析中可看出模式的弱点一是仅作静态分析,而无动态的研究二,仅从积极的、良好的愿望中去“ 理想”, 而没有考虑到消极的因素三,仅从整体的功能、宏观的视野去观察,而没有从非功能、零功能,和微观的角度去作分析。 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各种不同层次的生产方式和关系,不同地区发展 的不平衡以及多种文化传统习惯决定了我国社会分层在一定时期内的存在,决定社会人材规格与类型需求的多样化。我们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体系按这样一种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来发挥其社会化、社会选择以及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但从目前教育的基本状况来看,我们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是一种为高教育社会学中功能主义理论和冲突主义理论的解释范围和不足 校做准备的类型。这种教育体系的社会化和选择功能远远不能与我国现存社会状况相适应。从功能主义角度看,它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与我国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协调。 首先,对于广大不能升学的中学毕业生来说,教育给他们提供的只是一些文化基础和失意者的心态。而他们未来充当成人角色所需的能力和信念,却难于从我们的教育体系中获得。这在我国农村教育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大量的农村中学毕业生既不具有扎实的务农信念又缺乏务农、致富或者改变家乡面貌的能力与技术,这已成了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次,与此相关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消化能力差,致使我们的教育体系难于在学生的振奋与冷静之间维持一种协调关系。这种教育体系既不能给广大的学生以足够的振奋力,也不能给高考的竞争者们以足够的冷静力,从而不能很好地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家庭与社会难于给经费不足的教育机构以更多的实际投入。 其三,与这种体系相关的大一统课程结构,又使近年来努力向受教育者提供未来成人角 色所需的能力和信念的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时空,使职业教育难以协调与职业课程没有内在联系的文化课程,而建立在这种体系之上的职业教育也难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会生活导向。 其四,在传递改革、开放以及商品经济社会的“ 共同意识” 和“ 共同价值” 方面,我们的教育体系又缺少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致孙学生面对一个新的社会变革而常常缺少正常的道德判断价值选择能力。 尽管功能主义学说的一些基本假设受到了人们的一系列挑战,如过于强调维护社会秩序的共同意识与价值的力量不能合理地说明社会的变革,忽略了个人的主动性等等.但是,功能主义学说及其迫求者们所做的许多探讨对于分析我们教育体系的社会化、选择功能,发现其缺陷与不足,都是具有启发价值的。 三、教育社会学中的冲突主义理论 从社会学理论的渊源上看,冲突理论是社会学最初的理论取向之一,它与功能主义理论及隐含于功能主义之中的生物生态理论一同形成发展。其基本原则是主张社会是不平等的,紧张的,冲突的。冲突社会学的代表者有马克思、韦伯等。马克思认为,社会有不平等,存在不平衡,社会是处于不断冲突之中,通过冲突重新分配权力解决旧不平等确定新的不平等的权力秩序;韦伯认为,出现组织冲突的原因有三个条件一是权力、财富和声望高度相关,另一是报酬的分配或社会等级中(其中只有某些人拥有特权)部门存在高度不连续性第三是低的社会流动率。这些理论观点被一些教育社会学者所吸收用来解释当今复杂社会中的教育现象,从而形成了教育社会学冲突论。 四、以我国教育现状分析冲突主义理论的解释范围和不足 中国社会现在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中国从社会流动率和社会分化率很小社会转型为较大的社会,而社会活动和分化的加速必然导致社会职业结构、分层结构、利益集团结构和城乡结构等的变化.在这转型和变迁之中,经济因素和权力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制度使得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出现“富者愈富,贫者不富或愈贫"的现象,导致“富裕阶层"和“中产阶层”以及“贫困阶层”的三足鼎立之势。由于经济地位的提高,其相应的声望也在无形之中被抬高起来,这些富裕阶层不仅在经济上显示其地位,而且还在其他各方面占优势。表现在教育上,“贵族学校”是一鲜明的例子。“贵族学校”中所施行的教育内容、运用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及其教育硬件、软件与“普通中小学"简直是天壤之别,由于社会转型的不平衡性,尤其表现在地域间的不平衡,沿海和沿江发达地区转型的优势地区与西部不发达地区转型的劣势地区差距越来越大。这就使得西部劣势地区的教育和沿江、沿海优势地区的教育发生冲突。一边在大呼“希望学校”,另一边却在悄然兴起“贵族学校”而且具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是转型中不同经济利益集团带来的必然结果.这就带来了很多人对这两种现象的争议,这也正好体现出“贵族学校”和“希望学校”所代表的两大利益集团的冲突和矛盾。 任何特定社会的阶段中,教育系统与其它社会子系统以及教育系统内部都会存在矛盾和冲突。我国现阶段,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存在着很大的冲突,尤其表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系统内部教育行政长官拥有权力者与实践教育工作者之间,学校中校长、教务主任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由于存在着权力和权威关系,往往在适当时间、场合发生冲突。从以上分析中可看出,随着社会现代化,带来的是社会更加复杂化,社会流动率的提高,社会变迁之快速,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会“摩擦"更多、“矛盾"繁杂,“冲突”四起,从而也会更加显示“冲突论”的解释力,教育系统中更是如此。 但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冲突论的一个致命的弱点它在批判功能主义就陷入片面强调社会和谐的极端主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d7c337903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