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时间:2022-09-02 15:04:3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反思表单

我的教学反思

重难点解决是否得当

【提示】我的教学是否聚焦重难点?

如果重新再来,在聚焦重难点方面,我是否还需改进?

在《庐山的云雾》一课中,教学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庐山云雾的神奇,变化多端。难点是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练习仿写。因此本课我们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围绕庐山云雾的特点这一中心,以第2段为着眼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庐山云雾千姿百态。会四个比喻句的使用,“像绒帽”“像玉带”“像大海”“像天幕”将云雾的“可爱”“轻盈”“苍茫”“宽广”表现出来。而在难点方面,以第3自然段为依托,借鉴第2段的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自读品悟感受作者想象力的丰富,体会庐山云雾瞬息万变的动态美。分析其结构并使用“刚刚还是……转眼间就变成了……”“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等等语句,练习仿写。

需要改进的地方,在练习仿写前应该对学生进行一次头脑风暴,让学生的写作视野拓宽。 信息技术运用是否恰当

【提示】我的教学是否很好地应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 如果重新再来,我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将作何改进?

由于本文是描写景物的典范,所以在信息技术上也多以视觉冲击为主。教学视频的使用,学图片的配合使整堂课变得灵动起来。在在教学第2段时,我使用电子白板的遮罩功能,次呈现山头、山腰、山谷、山峰四幅图片,让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文中比喻句的形象与妙处。同时,结合图片理解“笼罩”“缠绕”“弥漫”“遮挡”关键词,由它们串联来训练学生背并结合板书体会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而在第3自然段的教学中,为了体现云雾瞬息万变,我采用了教学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那变化并想象你眼中的云雾像什么。然后到文中找找相关句子,体会作者的写法。最后分析其段落结构,让学生使用固定句式进行仿写。 如果重新设计,我想将仿写内容添加到活动“我是小导游”项目中

教学策略是否

恰当

【提示】我是否组合了方法、手段、组织形式、活动步骤等来突破重难点? 我如果重新设计这个教学,我将在那些方面加以改进?


《庐山的云雾》用优美的语句,传神的文字,描绘了庐山的景色秀丽、云遮雾罩。作者借景抒情,全文的字里行间都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对庐山云雾的赞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而教学本课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以读促写,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掌握写作方法,产生写作的欲望,做到读写结合。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积累和运用语言能力。所以我制定的活动步骤是:一、复习导入,检测字词。(开火车认读、听写重点词) 二、读说结合,感悟云雾特点 在本课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围绕庐山云雾的特点这一中心,抓住文中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结合相关图片让学生深入感悟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美。,学习第2段采用默读方式,学习先总后分的方法描写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抓住相关比喻句,引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深入体会庐山云雾的形态美,体味课文的语言美,揣摩课文是怎样具体形象地写出云雾的特点的。三、观练结合,应用总分写法。 第三段是难点所在,为了让学生更深刻体会云雾瞬息万变的动态美,我让学生观看视频,品读第三段。引导学生总结第2段学法,自学第3段。通过重点句体会云雾的变化之快,形状之美。最后借由省略号让学生展开想象,然后才安排仿写。通过精心设计的环节,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想象,促使学生萌发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自信心与自主意识的驱动下,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性,在广阔的时空中个性得到了张扬。

【提示】我用的测验题或作业题可以检测到学生是否突破了重难点? 如果重新设计测验题或作业题,我要做哪些修改?

检测评价是否

恰当

我觉得自己的测验题可以检测到学生是否突破了重难点,而且作业题涵盖面广,基本的字、词、句练习,以及课内短文的设计,都体现作业的多样性。作业由易到难,体现了层次性。如果要修改,我可能会加强短文的训练。

其他 【提示】我还有哪些方面的反思?

1.课堂评价激励性语言评价较单一。评价结果的内容较多,应该在评价过程的激励性语言上再下功夫。

2.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堂生成性资源较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f99433d8c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