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站在男人背后的女人”——性别歧视的原因

时间:2023-04-16 04:21: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性别语言研究》中的“站在男人背后的女人”的原因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在男女同时出行时,都无例外地把男性排在先,女性排在后,如father and mother 父母,Son and daughter 女,Prince and Princess王子公主等。汉语中并列结构中男女排列顺序:夫妻 父母 子女 公婆 男耕女织 夫唱妇随,出现这种原因,有着其深刻的原因。本书主要从社会学和语言学的角度解释了这类现象,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总结和进一步的浅析。以中国为例 一、从语言学来讲

语言具有社会属性。人类的语言活动和交往不是随意的无序的,语言的排列也不是任意的,要符合人的认知心理过程,即主要先于次要的,典型的先于边缘的,肯定先于否定。加之语言具有约定俗成性,不可随意的更改,这种规则就长期的在中国社会中保留下来。

从并列结构本身来说,要受到时空原则,感知原则文化原则语音原则逻辑语境原则,语言习惯的制约。因此在中国长期的男性统治的情况下,这种并列结构得以长期保留下来。 二、从社会学方面来看 1.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中国传统礼教提倡“三从四德”,“三从”把女人牢牢控制在被统治的地位上.一辈子服从于男性.而“四德”则强调女人的生存目标就是要以男人为中心。以及三纲五常 、夫权、父权等的传统礼教的,使得女性处于一个被动、受压迫的状态,并依附于男性生活,男性的地位高于女性。表现在语言上就男性在前,女性在后。


2、社会角色地位和劳动社会分工不同

中国长期处于父系社会, “男主外,女主内”也成为了现代社会两性分工的指导原则。男人外出工作.养家糊口.治理国家.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占据了支配地位。而女性往往被认为男性的附属物.她们通过婚姻从属于丈夫, 活动范围局限于家庭, 没有独立的社会、经济、家庭地位。尤其在做重大决策时,往往是男人作主.女人没有发言权。这种分工和男女地位的差异,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男性的作用,更加偏于男性一方。这种认识不可避免地渗透到语言中。 3.说话权的掌握

后现代思想家福柯曾说过: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话语的结构是一套固有的规则,这些话语规则决定着我们的知识、权利以及伦理的规则,话语不仅仅是一套语言,还反映着一种权利。长期以来.中国的主流文化是男性,男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女性只是男性主体关照下的对象化客体,女性生活在男性的话语权之下,女性成为夫权社会塑造的对象,根本不具有获得平等话语的可能性。

(三)从心理学方面看

女性和男性心理特点不同,导致了言语差异的出现。弗洛伊德认为,女性因嫉妒男性的生理结构而产生对男性的依赖感和自卑感;有一种心理学解释是男性在体格上比女性高大、强壮,所以更适合占有权利和权威的地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055d302bed5b9f3f90f1c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