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一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 性别歧视由来已久, 其在语言中的体现也渗透到各个方面。 几个方面: 究其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 1文化根源 女娲造人的传说,先有男人后有女人,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男人理所当然成为整个世 界的主宰。 2历史根源 性别歧视在人类社会已有很长久的历史根源。在原始社会私有制及等级制度出现之前, 人类始祖以母系维持部落,她们在当时居于主导和统治地位。 活动中逐渐发挥更主要的作用, 属,居于从属地位。 但随生产力发展,男性在生产 因此也逐渐取代了女性的主导地位。 女性开始沦为男性的附 3生理根源 由于生理构造上的差异, 男性比女性似乎更为强壮有力, 起建设,管理甚至统治整个社会中所有包括女性在内的实体。 似乎更能承担社会责任, 承担 因而成为整个社会的强势主导。 又生理构造的差别引起的思维逐渐融入社会思维模式,性别歧视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 面。 二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中国特殊的社会境况, 在汉语中得到了很好的反映, 对女性的歧视。其表现有以下几点: 从汉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社会 1 •男权主义 男权主义就是,一切以男性为规范和标准,把男性当做主体, 女性则被视为例外。 在封 建制度里,丈夫可以休妻,但妻子就不能休夫;男人可以续娶,续娶的叫做“续弦”或“填 房”,而妻子就没有这样的权利,这很明显地反映出妇女的被支配地位。 即使在现代社会,仍存留着歧视妇女的痕迹,许多词语都是针对男性而言的或是以男性 为中心的,例如:厂长、经理、校长、省长等。这些称谓,实际上都是为男性而设的。为什 么这么说?这是因为,我们在使用这些词语时, 大多数场合都是指的男性, 倘若是女性的话, 往往在前面加上“女”字,像“女厂长”、“女经理”等等。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在以上词语 的前面加上“男”字。还有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时,提到不明性别的人时,一致用“他”不用 “她”。 汉语中还有一些俗语或惯用语,也同样反映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现象。比如说: 父,婚后从夫,夫死从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妇女有名字,但出嫁以后,通常以“ x氏”称之,即在“氏”前面加上母家的姓,正式 场合则在前面再加上夫家的姓。如某妇女为“张李氏” ,表明夫家姓张,娘家姓李。平时称 呼的时候,则把丈夫的姓冠之于前面,像“王大娘” 、“刘大妈”等等。 “未婚从 2 •贬女现象 许多称呼妇女的词都有贬义现象。 首先,汉字的写法就有明显的歧视妇女的现象。 “女” 是象形字,甲骨文“女”像一个妇女双臂反绑跪倒的形状。从字形,可以想见古代妇女的奴 隶地位。许多带“女”字旁的字,也可分析出许多严重歧视、侮辱妇女的地方。如“妒” 、 “嫉”、“嫌”、“嫩”、“奸”、“婪”、“妨”、“妾”、“妖”等等。连指女性的“阴”字也常用来 构成贬义词。如“阴毒”、“阴森”、“阴谋”等。古代妇女在家庭中是没有任何地位的,在社 会上更是最底层。因此,古代妇女常自称“奴家、贱妾、卑妾”等。丈夫称自己的妻子则有 很多卑称。 女口:贱内、拙荆、糟糠等。在农村,一般男人称呼自己的妻子为:家里的、屋里的、我 那口子等。 另外,汉语中的脏话、咒语是最极端的歧视女性的方式, 你娘的狗屁”。 如“他妈的”、“操他娘的” “放 3. 两性词序 在人们的语言习惯中,对男女两性的 词序大都遵循着男先女后的原 贝叭成语的结构也是 男前女后。如:夫 贵妻荣、夫唱妇随、男耕女织、善男信女、男婚女嫁、男女有 别等。 4. 缺位现象 中国社会是一个重 伦理的社会,汉族的伦理文化除长幼尊卑观念外,另外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有关男女伦理关系的观念和规范。许多材料暗示,是男人创造了世界,男孩是传宗接代 的命根子,而女孩则是人家的人,没地位,没 权利。这种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汉语称谓语 中表现得特别突出,缺位 现象的产生就是一个例 证。 例如:“烈士”和“烈女”两 词从词义看应该是相对的,一指男,一指女,但是在 实践中, 同样是赞美之辞,对女子是赞美她的性道德和殉夫精神。 而应该注意的是“烈士”可以指男 的,也可以指女的,而“烈女”却 绝对不能指男的。 三语言中性别歧视克服方法 1转变人们的思想态度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根源于人们思想意识中的性别歧视意识。 要改变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现象,最主要的是要在人们思维中根治男女平等的思想及对女性平等权利的尊重。 2避免使用性别歧视语与语言规范化 加强汉语规范化工作,促进语言文明,避免使用性别歧视类的语言, 提倡使用中性词。 总结:汉语性别歧视语由来已久,只要整个社会去关注、重视这个问题,随着女性在 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地位的提高, 随着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就一定会逐步消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e2c084fdf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