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角色是什么——家庭氛围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教书生涯的前半段,是在尊师氛围中,浓烈的重教氛围中工作,家长极为尊重教师,但在孩子的教育上却背道而驰,呈现一种放养的态势。但这种孩子往往缺乏规划,没有理想没有志向的无所谓态度,单方面学校去规范却让我很是头疼。常识告诉我,必须把学校与家庭的角色定位好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因为家庭是孩子最初的道德教育者。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学校并不能扮演家庭中的角色。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孩子未到校,学校询问孩子是否在家,家长答是的,没请假没来上课理由却很少提及,无非孩子没请假至于吗,仅此而已。人们往往注重教师的教学成长而忽视在家庭中的身份地位或相应的行为模式。 我自己感觉是这样,其实同学们成绩的好坏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天生的智力。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并非仅是自身智力因素一点可以决定的,同样参与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方面等原因综合影响形成的。家庭作为社会学里的一个方面,在培养孩子的品格方面作用良多。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和独特作用,其中包括对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很多家长,谈到教育子女方法时,往往只注重于说服、批评、表扬等方法,而忽视了利用家庭生活环境影响孩子这一方法。其实,家庭的生活环境每时每刻都影响着自己的孩子,这种事实是客观存在的。 举一个学校发生的事,某高年级在活动课时间孩子推挤,导致教室内陈列图书器材的玻璃柜破损,班主任向参与孩子的家长(3当事人)及时反馈这件事,班主任与其中一位家长沟通的一句话我感受颇深:“孩子的教育无处不在,但从每一件犯错事的机会中能锻炼一个男子汉的担当意识,在反思中成长,我觉得很值得。”“遇事多了孩子才会有自己的处事方式,是该让**多在对错间锻炼意志,马上初中了,学做事学做人对他来说太重要了!”家长的言行一致,孩子自己拿压岁钱全程陪父亲参与,对父亲的仰慕感激溢于言表。班主任与家长不经意的交流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至少我很有启发!还有一位家长这样教育能快速反应却不能精准答题(也叫粗心)的孩子,提前家里找了个板子,身泪俱下说:“老师不舍的事情我来做,是现在挨板子手疼还是失分后悔心疼?”孩子流着泪说:“失分更疼。”当然我们不赞成家长这种打骂体罚式教育手段,但站在家庭的角色:不放任自流恶性发展,在经营理念上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父母的位置首先在于言传声教的影响。孩子的坏习惯肯定不是出生的时候就带来的,家庭对他们的影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只要稍不服从父母,就会受到打骂”、“用道理来说服你,合理应用奖励和惩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可轻视的一点,通过活生生悲剧事例中可以发现,“用道理来说服你,合理应用奖励和惩罚”这一点更有效一些,因为,如果用第一点的话,孩子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过不了多久就会开始厌恶学习,用各种方法来抵制学习,最终造成的结果会与家长想的背道而驰,而后叛逆,做家长的这个时候不要把所有的错都强加给孩子与社会教育,事实上,真正错的那个不是孩子,而是陪伴他们长大的家长。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我发现用第二种方法,通过家长的教育,孩子会懂得父母的一片苦心,从而发愤学习。家里的经济条件越好,孩子就会越骄傲,花钱花得很不合理,简直可以形容成“挥金如土”,但是他的成绩确是一般,与花出的钱根本成不了正比。相反,家里的条件一般的话,学生在花钱方面较为合理,使孩子从小就知道勤俭节约是美德。从而穷则思变,发奋学习,力求上进,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成长,取得优异的成绩。还需提到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要过高,但要准确地树立一个孩子可以攀登上的“高峰”,不要让孩子感觉到望尘莫及、高不可攀,因而丧失信心,产生灰心心理和自卑感。但是不能没有对孩子的期望,因为这样会使孩子无目的可求,思想上毫无压力,自由松懈,不求上进,没有动力。导致学习上不认真,经常迟到、缺席、不遵守学校纪律、作业不按时完成等。从而使学习成绩变差。这样造成的结果极为严重。 针对家庭氛围几点小建议: 1.家长应重视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要认识到并不是通过打骂训斥等单一而粗暴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督促和教育,而是通过自身的一些行动来帮助和辅导孩子的学习,使孩子在学习方面确确实实感到有兴趣学,是快乐地学习。 2.家长在提高自身素养对孩子学习关心的同时,应注意给予孩子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只有使孩子身处学习的环境之中,才能被这种环境和气氛所熏陶,爱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3.家长在教育的方式和思想上应该更加民主和开放。只有家长正确应用教育的方式方法,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对学习的心理接受,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在学习中得以发展,考出好成绩。 4.家长希望孩子“成龙”、“成凤”是好的。但在期望程度上能够根据现实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使孩子能在学习上有一个可以追到但需努力的目标,这样才会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作为家庭的一员,如果你是顶梁柱你就要鼓起劲,如果你是贤内助就要多费心,如果你是希望就要多学习。 妻子是对应于丈夫的,父母是对应于子女的,从而家庭成员结成各种角色关系,家庭角色具有对应的性质。聊了一些感悟或许偏颇,当然有的家长依旧会选择冷漠或无视,但实现一种理想并非人人参与,况且有很多的父母愿意充实到这个队伍中,帮助孩子成为善而有的之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1f7349602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