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习题正式

时间:2022-08-05 20:05: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说和做》优化测试题

一、识记作者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 代表作诗集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 ,代表作有诗集《 二.整体感知

1、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饭几乎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的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3)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3文章从那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

是怎样的人?

4、课文的两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这些话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答案:11)记叙(2)描写(3)记叙 描写(4)议论 抒情 点拨:要充分体会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点拨:本文的体裁不是人物传记,是一篇很精粹的散文。 3.文章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来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闻一多是一个前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民主运动,言行一致,视死如归,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4.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总承上文,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话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一)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食粮..

;夜间睡得很少,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



2、文中的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也可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3、体会下列“说”的含义

⑴我是做了再“说” ⑵“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4、加线的“精神食粮”和“这”分别指代什么?(用原文)



5说说“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找准关键词)

6、理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句子的含义。 7、理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句子的含义。

8、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深刻含义是什么?“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八个字可否删去?理由是什么? 9“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和“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的事例说明了什么? 10“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11 能概括选文内容的一句话是什么?

12 选文中闻一多先生都“做”什么了? 13、找出本段中的描写,体会起作用。

答案:(一)1、开门见山直接点题,设下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对比中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是第一部分的纲。 2比喻,形象地将“研究”由静态变为动态,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热情的赞美了。 3 ⑴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做什么 吹嘘,自诩xǔ 4“精神食粮”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这”指“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5、运用形象化的动词“吃尽、消化尽”,准确地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全身心的投入研究,执著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文化药方,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6“它”指“深宵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孤单寂寞,但闻一多先生则不然,他在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得的

情景。 7、这是比喻的说法,是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8“不动”是不说,“不动”来突出闻先生的沥尽心血、埋头实干“做” 不可以删掉。 为叙述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的事迹是为了证明闻一多先生在做学问上不“说”而“做”。这八个字与全文呼应,同时也起强调作用,强调在不“说”的情况下,“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9说明了“闻一多先生‘做’了,自己也没有‘说’ 10、除了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表明闻一多研究学术极专极深。 11、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12、写成《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13 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目不窥.............衙”。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



四.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二)

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②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⑤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⑥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10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

1


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⑧这就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⑨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琳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⑩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⑾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⑿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⒀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⒁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选文第①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选文第14段的两句话再次点题以照应题目中的( )和

2、选文中有关闻一多“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说说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2)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4、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可信,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5“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闻一多先生“巨”在何处?“高”在哪里?

6、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7、请在选文中找出穿插的形象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8、最后几段,几乎是一句话一段,能不能合为一段,为什么?

9、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10. 解释下列词语。

1)迥乎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反既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理解下面句中“说”⑴“闻一多先生‘说’了”...的含义: ⑵他“说”了。说得真痛快

答案:(二)1、承上启下(过渡) 2、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31)闻一多最初只在昆明的青年中宣传民主。 2)表达了闻一多先生英勇无畏、誓死如归的决心。 4、不矛盾。前者指他做学问时不说、不自夸、勤奋踏实的精神。后者指他作为革命者方面的表现,宣传革命道理,当然要说。 5、“口的巨人”意味着闻一多先生为正义、民主、自由大声疾呼;“行的高标”意味着闻一多言行一致,勇于牺牲。“巨”在一切为国为民,“高”在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6“这”指的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一面。因为作为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是宣传革命,然后用行动争取民主,与做学问时先埋头苦干,然后再“说”不一样。 7“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形象地突出闻一多先生争取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充满着对先生的颂扬和景之情。 8、不能,因为一方面强调闻一多是卓越的学者,优秀诗人,革命烈士,另一方......面也突出闻一多是言与行一致的伟人。

9、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



开阐述) 101)形容相差很远。2)改变过去一贯的做法。 111)争取民主,

反对独裁,宣传动员革命,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2)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



课后习题

一、作为学者,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后期积极投身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闻一多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应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三、下列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与思考。试揣摩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语句化用典故,句式整齐,富于感情,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这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 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28b54b752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