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意境探微 摘要:关于意境范畴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学界意见不一。意境作为古典意蕴美的代名词,历来引人注目;且与高中语文教学息息相关,故略作探讨,以助来者。 关键词: 意境; 审美;兴象 关于意境范畴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学界历来意见不一。先秦时期是从哲学思想上为意境审美的产生奠定逻辑基础。艺术审美创造的意识虽在魏晋之际开始自觉,但艺术创造实践尚未达到成熟和繁荣,故只是意境的美学准备期,而意境的真正诞生莫过于有唐一代。 唐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高峰期,这是一个诗歌、书法、绘画等各门类艺术全面繁荣,大师、名作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追求一流,创造一流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丰厚的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再加上此前古典艺术已有的理论基础,意境这一古典艺术最高审美理想范畴就如一个怀胎足月的婴儿,呱呱坠地了。 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一文中说:“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证者。仆尝暇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兴,指感兴、意兴,是诗人浮想联翩,形象思维十分活跃时的一种状态。寄,指寄托,是诗人隐含于诗歌审美意象中的现实寓意。陈子昂要求诗歌创作以审美形象来感动读者,并从中体会到积极的思想意义。 殷璠侧重探讨诗歌的审美特征,从反对齐梁尚词而不尚意兴的偏向出发,特别强调创造诗歌的整体审美意象,他的文艺思想以提倡“兴象”为中心,深入论述了诗歌的风骨、声律及神、气、情等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了诗歌的境界问题。“兴象”是殷璠首先提出的重要的文艺美学概念,它是指诗歌中完整的审美意象,不过,这种审美意象偏重于指主体比较隐蔽的客体形象,然而它又可以极大地感发人的性灵,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启发人们丰富的想象。殷璠的“兴象”论是从总结盛唐诗歌艺术成就中提出来的,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基础。同时,注重“兴象”的描绘,正是为了使诗歌的审美意象构成一种耐人寻味、含蓄不尽的境界。 “意境”作为概念出现较晚,更早出现的则是“境”。“境”本字为“竟”,“竟,乐曲尽为竟。”(《说文》)段注:“竟,俗本作‘境’,今正。乐曲尽为竟,引申为凡边竟之称。”秦汉时“境”指国土地域之疆界,“境”作为佛教术语诞生于魏晋,到唐始转化为一个美学概念。学者一般认为,“意境”这一概念是由托名为王昌龄的《诗格》首次提出的: “诗有三境:一曰物镜。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极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意而处于身,然后用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诗格》以风格论的形式将物境、情境、意境分别在一起而又平等对待,由物境到情境到意境,是一个层次虚化的递进过程,意境源于物境情境却又更为飘忽空灵,它是诗人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物境契合交融而形成的诗之真意。它具体而又深入地解决了魏晋以来言志与缘情的对立,它标志着古典美学艺术创造意识的成熟。 皎然《诗式》中有关诗境的论述是对殷璠、王昌龄诗境论的进一步发展。他诗论的中心、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在论诗歌的意境创造和已经透露出诗境与禅境合一端倪的诗歌美学理想方面。皎然已清醒认识到诗歌的情与境是不可分离的,境中含情,情由境发。他主张诗境要“采奇于象外”,正是强调诗歌意境于具体生动的景物描写之外,必须使人联想许多更为丰富的象外之奇景,这也就是后来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所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另外,皎然还要求诗歌意境具有一种飞动之势,给人以神气腾踊、栩栩如生之感;更为突出的是,真率自然、天生化成是皎然对诗境特征最终极的要求,他在“李少卿并古诗十九首”条赞扬李陵、苏武之诗是“天予真性,发言自高”足以看出他崇尚真实自然、不落痕迹的审美观点,这与他受到佛学和庄学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对意境作全面总结的是司空图: 1 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白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与极浦论诗书》) 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倘复以全工为美,即知味外之旨矣。(《与李生论诗书》) “象外之象”与“味外之旨”是从具象与抽象两个方面对意境内涵的规定。这里,“象外之象”已非单个、确定的艺术形象,而是一个更为广阔的精神空间,“味外之旨”亦非“象”可尽之“意”,而是引人无限回味的旨趣,意境的意与象两个方面都由确定走向不确定,由有限走向无限,构成一个时间流动,含蓄无限的精神世界,这正是“境生于象外”的确切含义,也正是皎然对境象的虚实之辨。从“立象以尽意”到“境生于象外”是一个质的飞跃。司空图的“象外之象”与“味外之旨”从“意”与“象”两个方面超越了意象的范畴,从“意”与“象”两个方面对意境范畴的内涵作出明确的界定,在逻辑思路上表现得更为清晰、全面和成熟,可算是唐代意境理论的最高成果。 有唐一代,不论从理论上(从意境概念的提出到对其内涵的规定),还是实践上(意境范畴在诗学批评中的运用)都表明:意境范畴在本时期实实在在诞生了。中学诗歌鉴赏中未必能将此一一细化,但若能根据不同时代,从不同诗人和不同作品中引导学生感知唐诗意境的独特魅力,将无疑促进学生品鉴意识的觉醒和领悟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①刘九洲.艺术意境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②蓝华增.意境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③薛富兴.东方神韵[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④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 ⑤张绍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⑥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⑦张国庆.中国古代美学要题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33b338074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