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 课 题 杨希 鸟鸣涧 学科 语文 上课时间 2018.5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⑴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⑵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 ⒉过程与方法 自读古诗,初步感知;汇报交流,理解诗意;品读欣赏,理解悟情;指导背诵,拓展延伸。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ppt 教学过程 备 注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⒈曹植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兄长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后,忌妒弟弟的才学。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的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出就杀头。曹植聪明过人,在七步内做了这首诗,曹丕没能得逞。 ⒉板书课题,齐读。 解题:“七步诗”是在走七步路时间以内做成的诗,曹丕命令兄弟曹植在这个很短的时间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杀头,于是,曹植就作出了这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作者简介: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⒈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正确。 ⒉根据注释理解诗的大致意思。 ⒊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与同桌交流。 三、汇报交流,理解诗意 ⒈检查诵读情况。 ⑴个别读。 ⑵教师根据时机进行范读。 ⑶多种形式诵读。 ⒉交流对古诗的理解情况。 ⑴先说说注释中的字义解释,再补充。 注释字义:持:用来。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过滤。菽:豆。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燃:燃烧。泣:哭泣。本:原本,本来。煎:煎熬。相煎:指互相残害。何:何必。 ⑵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诗句之意: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茎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子和豆茎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豆茎煎熬豆子又何必这样急迫呢? 三、品读欣赏,理解悟情。 ⒈品读前四句:这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的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什么自喻?用什么比作曹丕?(豆;萁。)“泣”是怎样的修辞?(曹植以“豆”自喻,拟人化的“泣”字,充分而又确切地表达作者的悲伤和痛苦。) ⒉品读后四句:这两句是谁在质问谁?(作者笔锋一转,集中书法了自己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想逼呢? ⒊写法领悟:借物抒情。前四句写物,后两句抒情。 ⒋概括中心:《七步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达诗人 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的悲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 ⒌总结学法: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情。 四、指导背诵,拓展延伸 ⒈指导学生背诵。 ⒉拓展:课外搜集曹植的诗并全面了解其人。 板书设计: 《七步诗》 三国 曹植 兄弟手足相残 愤怒 悲痛 教学反思: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本》 《鸟鸣涧》的作者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描写的是春夜山间异常寂静的景象。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学习:初读——画出不懂的词句;再读——参考学习资料进行理解;品读——与同学深入探讨重点词句,品味诗意;诵读——边读边想象诗中意境。在学生理解诗所表达的内容后,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将诗的意境用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表达出来。10分钟后,一个学生质疑:这首诗到底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执不休。有的说:“从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春山’和‘春涧’中可看出描写的是春天的季节。”有的说:“从第一句中的‘桂花’和图上画的‘枫树叶红了’可看出是秋天。”我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还是有歧异。我耐心地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桂花”的含义。学生们情绪高涨。学生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诗的内容最后一致认为写的是春天这个季节的景色。有的同学说“原来桂花有这么多种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3fe3f21dd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