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踏莎行(雾失楼台)》精品教案_1

时间:2022-08-09 15:18: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踏莎行》教案

语文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读懂词的大意; 2. 探讨词中象征性景物的内涵,赏析重要词句; 3. 反复诵读,感受作者远谪飘零之苦及思想怀人之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赏析词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探讨词中象征性景物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湖南郴州有一座三绝碑,(幻灯片出示图片)所谓“三绝”指的是秦观的词、苏轼的跋和米芾的书法。我们知道,苏轼和米芾都是各自领域的大家,可见秦观的这首词写得非同一般,它绝在何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踏莎行》 二、背景

北宋后期,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新旧两党斗争激烈,元祐年间新党重新执政,苏轼因为旧党而获罪,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受牵连同遭贬谪,先贬为杭州通判,道贬处州,任监酒税之职,后徙郴州,此词写于被贬郴州时期。 三、诵读这首词

诵读指导:断句,重音,情感(悲苦、哀苦) 四、疏通词意

云雾遮蔽了楼台,朦胧的月色下看不清渡口。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我的怨恨却堆叠起来无法数尽。郴江啊,你本来是绕着你的郴山流的,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五、词句赏析

1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⑴此三句描写了哪些意象?是实写还是虚写? 雾、月、 楼台、津渡、桃源 虚写(作者此时身处孤馆) ⑵这些意象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楼台:高大的形象,心中所向往的一种境界


津渡:乘船出发的渡口,人生出发的渡口,人生的出路 桃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一片乐土,与世隔绝的仙境

“雾”“月”则是不可克服的现实阻碍,它们以其本身的虚无缥缈呈现出其不可言喻的象征意义。“雾失”“月迷”,总是被馋写照。(清·黄苏《蓼园词选

这三句是此人内心无限悲苦所幻化出来的一个境界,秦观被认为是一个具有词心的作家,当他敏感的心与悲苦的遭遇结合起来,就凝聚成这样一个有象征意味的形象。传说中的桃源在武陵,也在湖南境内,这种巧合引起敏感的此人的想象

⑶这些意象组成的意境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绪? 朦胧凄迷 屡遭贬谪的失意怅惘之情 2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可堪:哪堪,哪里经受得住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 如何理解“凄厉”? 凄厉:声音凄凉而尖厉,此处指愁情浓烈 杜鹃“不如归去”的哀啼,容易勾起人的乡思

斜阳,容易让人生发时光流逝,年华易逝,时不我待的感慨

“所处者‘孤馆’,所感者‘春寒’,所闻者‘鹃声’,所见者‘斜阳’,有一于此,已令人生愁,况并集一时乎。不言愁而愁自难堪矣。(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3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⑴“恨”指什么?远谪飘零之苦,思乡怀远之情

⑵吴世昌《词林新话》中说“一‘砌’字最见功力”“砌”字好在哪里? ⑴解释字的含义;⑵带入句中简单翻译;⑶指出表达效果

砌是堆叠的意思,作者的怨恨一层一层堆叠起来,这里将抽象的恨具体描述出来,写出了恨的深重与坚固。

4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释一: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切政治斗争漩涡中去呢?(把自己比喻为郴江)

释二:类似屈原《天问》(对天地万物,自然现象,神话传说等进行发问)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内心有无限的愤懑,这两句也是作者对天地发出无理的诘问,令人感觉无比沉痛。

“末引‘郴江’‘郴山’,以喻人之分别,无理已极,沉痛已极。(唐圭璋《唐宋词简


释》)苏东坡特别欣赏结尾两句,秦殁后坡公书此于扇,并在句后写道: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一般悼念人常用“百身莫赎” 指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苏轼却说“万人何赎”,可见其悼念之切,大概是因为苏轼与他一样有共同的被贬谪的遭遇,所以读起来更容易有感触。 六、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三绝碑) 七、作业《导学案》80页秦观《江城子》 八、板书

踏莎行 秦观

象征 凄厉 诘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49fb5a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