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材取法,读写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中年段学生随文练笔的实践探索 作者:吴雪霞 来源:《新教育·综合版》 2019年第3期 学生作文存在着篇章构建、安排段落、句子表达上的毛病,一定程度上来自于我们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脱节。在我们很多语文老师的课堂上,阅读教学就是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就是作文教学,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只有将阅读教学与习作引领有机结合,恰当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才能打好学生的写作基础。 一、教师准确解读好教材是顺利实施“读写结合”第一步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只有下功夫,刻苦钻研教材,正确地理解每篇课文的内容,明确编者的编辑意图,才能充分地利用好教材的资源。 认真解读苏教版教材中年段(3—4年级教材),你会感悟到教材上关于“读写训练”的要求: 1.在思想上,对中段学生习作要求首先强调是“低定位”。 重点是激发孩子写作兴趣和树立习作自信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事,写自己想说的话。 2.老师要善于用教材来教,要注意架设阅读与习作的桥梁。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还应进行语言训练,指导学生领会作者观察事物、运用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习作指导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乐于表达。即根据课文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角度,让学生通过“小练笔”,对课文从句式、段式、表达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模仿。这样,一方面不断地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备和材料积累,一方面不失时机地进行局部的仿写练习,就能使学生更好地从“读”中学“写”,学以致用,相互彰显,彼此成全。 3.注意“读写结合”。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苏教版教材在“读写结合”上采取了“长短结合”“大小结合”的编写策略。所谓“长短结合”, 苏教版教材是分长、短两条线来安排的。“长线结合”是指按单元对应地安排读写训练(指的是每个单元的习作),以使学生的阅读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内化过程,力图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习作的机械模仿,生搬硬套。长线练笔过程中,师生要致力长期积累,不急于求成,贯穿始终;“短线结合”是指阅读课中的随文小练笔(或课后小练笔),因“课”制宜,“短线”相机渗透多开展一些模仿性的迁移训练。这种与阅读对应的片段训练,用时少,见效快,既是作文教学的补充训练,又是学生习作的基础训练。由此可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感知、体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是语文教学的本真,坚守本真就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因素。所谓“大小结合”,就是承接“长短线结合”,是指既有专项的习作训练(大作文), 也有随课文安排的“小练笔”(小作文)。 4.教材提出“从模仿起步”“由仿到创”。儿童作文,模仿也是一种学习。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例文,以此为蓝本,从格式、内容、标点等方面指导学生,逐渐形成规范。 二、教材有道,依标扣本,课内取法,读写结合 我在“读写长线结合”“读写短线结合”上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读写的长线结合”就是在我日常的课文阅读教学中,我在让学生读通顺读明白课文基础上,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表达方法、遣词造句、练句成段的方法以及特殊的句式等, 让学生整体感知,从大框架上把握;“读写的短线结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因文而异,因写点而异,让学生通过小练笔,进行模仿。这样,一方面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另一方面不失时机进行局部的仿写练习,就能使学生更好地从“读”中学“写”“先仿后作、作中历练”,也可以是“先试后仿、修改再作”,老师可以从实际出发,因“课”制宜,有利于学生习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1.仿写句式、诗歌。例如,在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在讲状元作业“豆豆提升坡”一首《风》的诗歌时,发现班里的孩子仿写很好,从那开始我就大胆指导学生练习写诗歌,消除学生对诗歌习作的神秘感和畏惧感。指导学生学着仿写诗歌,学生写后我深有感触,自己也写了一篇博文《诗心·童心》。 苏教三年级(第六册)开头第一篇诗歌《老师,您好》,学完后,我让学生练笔写小诗歌《老师,我想对您说》;学习诗歌《秋天》,我让学生学学诗歌中抓住主要意象写秋天的办法,指导学生说说从哪些事物中可以知道秋天来了,指导学生要抓住具体的意象来描绘秋天。 2.仿写结构。再比如三年级上册课文:《北大荒的秋天》里面的总分构段方式很典型,也是低中段教材课文常见的构段方式。第四自然段“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挺拔的高粱……榛树叶子……”很显然,这段总说原野热闹非凡,接着分说如何热闹非凡,大豆、高粱、榛树叶子等。我及时引导学生模仿这样总分的构段方式进行片段练习。例如 “周末街市上热闹非凡……”“下课了校园里热闹非凡……”指导学生像记者拍照一样,通过一些具体场景或事物的描写来体现热闹非凡。于是我们班的孩子在我的指导下拍取镜头写片段。 有些学生选择“马路上车流人流”“茶店里人声鼎沸”“商场里购物的人多” 等场景写“周末街市上热闹非凡……”有些同学通过“操场上”“走廊里”“篮球架下”等写下课了校园里热闹非凡……”此外,构段方式十分典型的《东方之珠》《美丽的南沙群岛》等课文也是对学生进行构段谋篇习作训练的好范例。 3.拓展想象,进行续写的训练。例如《沉香救母》“沉香一头扑进妈妈的怀里”想象写母子相聚的言行以及心情等;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是》中:“沙漠旅行结束后,小红马和骆驼又见面了,会怎么说怎么做呢?”有些课文则练习让学生以第一人称自述,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 四年级苏教版教材有类似想象的训练,例如:《春日偶成》想象写诗歌的意境;模仿课文《三顾茅庐》的句式“写一处景色”;《鸟语》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喜欢的鸟的“样子和叫声”; 《天鹅的故事》仿照课文写一个 “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看课文《沙漠中的绿洲》插图, 选用课文中的词语写一段话,等等。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因素,关键是教师要有整合、融合意识,有了意识,就会像淘金一样用心地去寻找、发掘和分析作者的写作窍门和遣词用语之妙。有了这样的观念,就会认真思考读写结合的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59a73aca0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