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及提升途径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及提升途径 中文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并突出强调了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国为适应现代化要求而提出的一项文化战略。本文拟就我国目前文化软实力现状及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途径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国 文化软实力 现状 提升 途径 “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其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中提出。所谓“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按照他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展模式、意识形态体现的软实力。文化代表着国家的身份和民族形象,对比政治、经济、生产力,其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更为持久,是软实力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的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与“汉语热”的兴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实力引起了世界的注目。谢雪屏在《文化软实力竞争:关注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一文中提出,当今世界作为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所以文化安全已成为保障国家安全不可忽视的精神因素,文化领域的扩张与反扩张、渗透与反渗透逐渐构成国际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全面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稳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硬实力”建设迅猛发展,然而“软实力”的建设相对滞后,这不仅与当前的国际地位不相符合,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制约了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分析: (一) 中华主流文化定位不明 大多数人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是国人却难以名状。很明显我们已无法用一句简单的话去概括或者定义它。目前,象征中华文化的符号还不明确,但是我们现在需要一个鲜明而富有吸引力的符号来代表中华文化。2006年,中央电视台曾和八家连动的媒体在相关网站上做了一个“谁能够代表中国形象”的调查。从投票结果来看,排名在前十位的分别是孔子、中国京剧、故宫、长城、春节、书法、中国针灸、瓷器、中国菜、中国功夫。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符号的是孔子。这大致说明了海内外华人心目中对中华文化的心理期待和认可。可是从实际情况看,国内对孔子的介绍,除了中国孔子基金会略有宣传,其他几乎是空白的。在生活中,他并没有成为中华文化的符号,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在国际社会的宣传和影响也十分有限。由于中华主流文化的缺失,使得文化定位不明确,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二)对外传播文化贸易逆差严重 文化代表着国家的身份和民族形象,其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持久而深远的。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大国,在全球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却处于弱势,处于严重的文化贸易逆差。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图书出口主要是一些亚洲国家和中国的港、澳、台地区,而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以上。影视文艺方面,2000—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美国影片几乎占了一半,而我国影片出口则是屈指可数。在语言文化方面,中国和西方的交流也处于严重的逆差状态。在中国,小学甚至连学前班都开设了英语课程,各种升学考试都少不了英语。但在美国,只有部分学校开设汉语课程,不要说小学开设汉语课程,就是大学也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借鉴经济发达国家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经验,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以文化产业集群化带动文化“软实力”提升,以人才培养夯实文化产业繁荣之本。 (三)西方强权国家不断推行“文化殖民”战略 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西方国家一直对非资本主义国家抱有敌视态度,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予以打击,而且在文化上也是不断渗透推行“文化殖民”战略。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将其主要矛头指向中国,我国面临西方文化霸权渗透的严峻形势。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一直把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发展因素放在与军事、经济同等重要的地位,积极利用大众传媒向全世界宣传其文化价值观,试图使全球“美国化”。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西方文明的价值观,使我国文化事业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侵略。我国文化的现状和时代要求之间的差距还很大,所以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1、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是历史的继承,是文明的延续;文化是民族认同的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因此,我们要正确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肩负起文化复兴的使命。在西方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中,我们更要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把丰富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相结合,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继承中国优秀文化的同时,挖掘更多的民族文化闪光点,从而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认同。 2、吸收和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融合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文明的步伐。尤其是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习和理解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习和借鉴并不是一味的模仿,照抄照搬,而是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独立性的同时,吸收和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加强文化交流,这样才能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 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物质形态的文化产品,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体现中华文化的魅力。这要求我们不但要深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还要提高文化的原创性。 4、提高文化的对外传播力度。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谁的传播能力强,谁的文化观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能主导世界的舆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除了要破除“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想,还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各种文化形式,更要通过对外宣传把这些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传播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 [美]约瑟夫·奈:《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东方出版社,2005。 [2] 肖永明.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回顾与前瞻[A]. 张天杰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3] 谢雪屏.文化软实力竞争:关注中国国家文化安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4] 武铁传,我国文化“软实力”存在问题及提升路径探析[J].理论前沿,2009(7). [5] 孟淑嫒.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之管见[E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6] 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 2010.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647313fee06eff9aef807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