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时间:2022-03-30 11:17:3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动手操作、实践、探索有多么的重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案例来探讨、分析、总结。 1、认识千克 1)称一称

请学生用台称称一下一袋盐的质量,知道1袋盐正好重1千克。 2)掂一掂

每位同学掂一掂一袋盐的质量,感受1千克有多重。 3)估一估

让学生拿出一个塑料袋装苹果,再掂一掂,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是1千克,然而再称一称,并在小组内说一说1千克大约有几个苹果。

4)找一找

请学生先在小组内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并称一称,掂一掂,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5)猜一猜

教师出示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然后让学生称一称验证,引导学生再次感知1千克,并感受物体外形大不一定重。

6)说一说

教师让学生以千克为单位说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和质量。 2、认识克

参照认识千克的教学过程,通过让学生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这个案例表明,动手操作活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学习数学,是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如果单纯的用讲授的方法,教师很难讲清“1千克,学生也很难明白。动手操作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案例二:平移和旋转(新世纪版)三年级下册第19 准备自制的道具进行演示 1、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①在黑板上方拴一条铁丝(要拉直),在铁丝上挂一个铁夹子,用手拉铁夹子,使铁夹子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运动。

②猜一猜,这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象。 ③取出纸做的小风车,用嘴吹气,使小风车转动。 ④再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象。 2、说一说


教师: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运动? 学生自由发言 3、做一做

让学生试着用肢体做一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 4、分组利用学具做旋转和平移运动。

①用细线拴住一件小物品,手执线、手腕使劲,使物品做旋转运动。 ②用铅笔盒或书本放在桌面上,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移动。

以上案例表明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并观察思考,不仅学会了知识,培养了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试验来获取知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以上两个案例是成功的,它的成功就在于,教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学生留下一个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乐中学,真正地体现了以学生主体,教师乃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

动手操作活动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化动手操作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99563c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