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抒情作文教学实录 大连湾中学 姜慧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批注名家文章片段,发现借物抒情中“”“触点”与情感抒发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对同学作文片段的解析,发现写作过程中问题,学会运作“借物”抒情这一方法,引导学生从事物的特点出发,通过联想和想象,深入感知和理解世界,同时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写作兴趣,培养思考问题深度和广度。 教学重点即难点:学生能理清物与志的关系,能抓住物的特点多角度、多思维抒发情感表达志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一本半截拦腰的国语书记载着牛汉童年时代的父子之爱,同学之谊,师生之情;一枚质细油多的端午的鸭蛋融入了汪曾祺芬芳的童真童趣,悠悠的故乡情;一杯化不开的春酒散发着琦君儿时母亲的味道、童年的味道、家乡的味道。这段文字是我们学过的那些文章?它们共同的是什么? 生回答:《我的第一本书》、《端午的鸭蛋》、《春酒》,运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师:同学们这类文章写景状物不是目的,它是为抒情言志作铺垫的。这节课重点要理清理清物与志的关系,要抓住物的特点多角度、多思维抒发情感表达志向,即如何言志。 二、范文引领,方法探析。 师:同学们在完成以“树”为话题的作文时候有两个困惑。它们分别是:我们要借物的什么“东西”来抒情或来言志?找到了触点,我们有哪些方法抒情或来言志?针对这两个疑问我们一起来看看名家是怎么处理的,从这个片段中我们会有哪些启示? 大屏幕出示范文: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老树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 躬。 《向一棵树鞠躬》 师出示《向一棵树鞠躬》的片段,并且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1、这段文字你读出了怎样的树? 2、这段文字中的树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老人有什么关系? 生读片段,自己思考,小组交流。 生回答问题 生1:我认为这是一棵顽强的并且具有生命力的树。 生2:老师,这也是一棵孤独的树 生3:从文中的“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这句话来看,这也是一棵很有智慧的树。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写了这样一棵树是为了什么? 生:是为了写文章中的老人,以及我从他们身上获得的感动与感悟。 师:哦,大家说得真好,那么这种感动与震撼是怎么传递出来的? 生1:作者很巧妙地抓住老树与老人的关系来写,写出了老人在逆境中乐观顽强的生活经历。 生2:作者还运用了描写和叙述的表达方式,既写了老树的生存策略,也写了老人的精神,最主要的作者被震撼了,我也很感动。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说的就是借物抒情写作方法的精妙之处,下面我们一起整理这种方法的注意事项。 教师出示大屏幕: 师生交流并提炼方法:托物类作文审题立意的诱发点 A、借助于物在某种情景之下的生存之道 B、借助于物某些特点与“自己” 感情引起共鸣之处 C、动静结合,在情境中抓住事物的特点(触点) D、虚实相生,在联想中传达人物的心声(意向) E、叙述描写,在细节中升华文章的主旨(感悟、情感) 三、实践运用1:我来诊断诊断 教师出示学生写作片段并且提出修改要求 要求:阅读同学的片段,思考这位同学的作文片段中对借物抒情手法的运用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地方,若要修改的话,怎么改合理。 例文:院落里有一棵枣树,那是父亲亲手栽种的。每年一到季节枣树长得很茂盛,它虽然普通但生命力不息,就像我父亲一样。父亲对这棵枣树倾注了很多的心血。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给予我们爱时候就像是在默默侍弄枣树一样。 生1:老师,我觉得他对枣树的描写不够细致,寥寥几笔就带过,那么后面的对父亲的描写是无法进行的。 师:你觉得描写越细致越好吗? 生1:不是,应该是有针对的的描写才好。 师:是的,描写是为了抒情而铺垫的,要与后面父亲性情品质一致。 生2:老师,在“父亲对这棵枣树倾注了很多的心血。”这句后面应该有对父亲如何付出心血有细节描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a7e15ec5b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