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写范文【《论语》“师道”今析】 论语十二章的赏析析模板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语》“师道”今析】 论语十二章的赏析析 摘要: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其思想影响之大,罕有比及。《论语》中记述的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论和行为可以使人们从宏观上认识孔子关于“师道”的思想脉络和体系,其中许多科学的成分对今天提高教师素质、密切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和谐校园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教育;教学;论语;师道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教师”与“学生”这一组社会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索。如果把既符合教育规律又符合社会要求的教师职业规范称为“师道”,显然是孔子首开华夏“师道”探索之先河的。分析《论语》中记述的孔子及其学生这方面的言论和行为可以从宏观上认识孔子关于“师道”的思想体系,其中许多科学的成分对今天提高教师素质、密切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和谐校园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一、视生如子,关爱有加 教师确立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子罕篇》中记述孔子的话“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集中体现了孔子看待教育对象的基本心态。这样看待受教育者,既显充分信任,又显热情期盼,有尊重、敬畏之心,无居高临下之势。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能有如此见地,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孔子践行了这样的理念,对学生满腔热忱、关怀备至,为助其成才不遗余力。《论语》中多处记述了孔子对其弟子的赞誉,例如:“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公冶长篇》)“君子哉若人。” (《宪问篇》) 与现在的师生关系相似,孔子面对众多学生也会对其中若干“佼佼者”厚爱一层。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比较欣赏的弟子有颜回、子贡、子路、曾参等,而最得意的门生当数颜回。“贤哉,回也!”《论语》中数处记载孔子对颜回的此类褒奖。透过散见于《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可隐约揣度出当时孔子心目中“好学生”的标准。《先进篇》中评价学生的德性,孔子首推颜回;《雍也篇》中记载“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充分肯定了颜回的道德品质。同在《雍也篇》中,孔子称颜回在贫困的境况下“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赞叹他的处世胸襟。“有回也好学”(《雍也篇》)“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篇》),夸赞的是颜回谦虚勤勉的学习精神。“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篇》)“不迁怒,不贰过”(《雍也篇》),推崇的是学生强烈的进取意识与不凡的人格修养。颜回不幸先孔子而亡,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先进篇》)师生之谊,可见一斑。 颇值得玩味的是,《季氏篇》中有一段孔子学生陈亢与孔子儿子伯鱼的对话。陈亢想向伯鱼了解孔子对儿子的教育有无特殊方法。伯鱼告知他,孔子只问过他“学诗乎”“不学诗,无以言”“学礼乎”“不学礼,无以立”。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副“严父”的形象。相比之下,应当说孔子对学生的态度更随和,指导更尽心。孔子的“师道”与“父道”在这里得到了无声的诠释。 二、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学而篇》记述了孔子的一段话:“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可见孔子是把这几方面作为信条来要求自己的。对孔子“诲人不倦”的教育行为,其学生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子罕篇》中颜回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孔子的道德、学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夫子循循然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在《论语》中,孔子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内容占了很大篇幅,“循循然善诱”的场景几乎随处可见。子贡问怎样才可以称为“士”,且一再“敢问其次”,孔子由偏而全,一一作答(《子路篇》);子路问如何才能算得上“君子”,也是连问“如斯而己乎”,孔子不厌其烦,由浅入深,逐步提升学生的理解层次(《宪问篇》)。《论语》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也引发了我们的另一种思考,就是孔子的学生时常就自己不解的问题向老师咨询、求教,问“仁”,问“义”,问“事君”,问“稼圃”,随时随地,无拘无束,海阔天空,有疑即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孔子大都给予耐心的解答。这当然与当时“包教包学”的教育方式有关,同时也映照出当今学生质疑意识的淡薄。正如一些国外学者指出的那样:中国课堂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提问题。质疑既是求知的利器,又是创新的先导。孔子对学生的质疑是积极鼓励的,他明确表示如果学生不思考、不探究、不质疑的话,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老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认真解答也是一种内在的倡导,而且孔子教学既重传授,也重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是孔子总结的一种教学策略,就是要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他们遇到难题不能解决时,再去点拨、诱导,而不能一味硬性灌输。 《子路篇》记述了孔子的一段话,大意是:《诗经》读得很熟,却不能应对内政外交,那么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看得出,孔子是明确主张学以致用的。教师的责任是育人,是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而社会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学生的个体素质也有差异,每个人都有适合自我特长发挥的职业领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孔子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注重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展方向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识“材”。孔子对自己的学生了解得非常透彻,把握得也相当准确。比如,他认为:颜回、闵子骞德行出众,宰我、子贡长于言辞,冉求、子路善理政务,而子游、子夏则在研究典籍文献方面胜出一筹(《先进篇》)。对学生的天赋、性格和弱点,孔子也有分析比较,他感觉:子羔不太聪明,曾参不够敏捷,颛孙师有些偏激,而子路则有些鲁莽(《先进篇》)。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孔子感觉子路适合负责兵役和军政,冉求可以做地方官吏,公西赤则更宜于处理外事(《公冶长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孔子施以不同的教法。《先进篇》中记述一则典型的案例:当子路和冉求先后问到同一个问题,即当听到一件事是否可以马上就去做时,孔子对两个人的回答截然相反,否定子路,肯定冉求。别的学生不理解,孔子解释说:因为冉求内向、谨慎,所以鼓励他大胆行动;而子路性急、鲁莽,则要有意给予抑制。这真是一堂生动精彩的因材施教示范课。 三、和谐相处,教学相长 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受到世俗观念的浸染,师生之间的地位因特定的“教”“学”关系而显出主从高下。但是在《论语》中,这样的痕迹并不明显。总体上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平等融洽,十分和谐。《述而篇》中记述了这样一段话:“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对学生无所隐瞒,说明在他的潜意识中,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这就为平常的和谐相处奠定了思想基础。《论语》中多处记述孔子与弟子坐在一起交流探讨的情景,其乐融融。《先进篇》中记述了孔子与四个学生“聊天”的一幕,非常真实地展现了师生之间的宽松与和睦:孔子鼓励大家“各言其志”,子路“率尔而对”,丝毫不显拘谨;孔子虽不赞同他的观点,却只微微一笑;那边曾点正在弹瑟,见老师喊自己“发言”,放下乐器站起来,飘逸洒脱,侃侃而谈,孔子听后感叹“我同意曾点的观点啊”。师生关系融洽到如此境界,我们当今的许多教育场景也会相形见绌。 师生和谐相处,并非没有争执。孔子去见当时名声不太好的南子,子路不高兴了,孔子一急之下对天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简直天真得有些可爱,哪有一点老师的“架子”!子路显然是一个直率不羁、喜怒皆形于色的直性人,他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告诉他“必也,正名乎”。他竟脱口而出:“子之迂也!”孔子也马上接了一句:“野哉!”师生两人似乎要吵起来了(《子路篇》)。但这种不愉快并不影响孔子对子路的肯定和信赖。孔子谈到如果政见得不到采纳将漂洋远去时,“其随我者,由也乎”(《公冶长篇》)。老师胸怀博大,不存成见,难怪子路“闻之喜”了。孔子从善如流的品质也是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不仅尊重关爱自己的学生,孜孜不倦地教导他们,而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使学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公冶长篇》记述孔子评价子路,“由也,好勇过我”。在此篇中,孔子赞同子贡自认为不如颜回的看法,并补充说“吾与女弗如也”。《八佾篇》中记载当孔子听完子夏的观点时,由衷赞叹:“起予者商也!”孔子为师的谦逊和坦诚,令人感动。 四、习道修身,学而不厌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其思想影响之大,罕有比及。在当时学生的眼里,孔子的形象已经是崇高而伟大了。子贡的评价很具代表性,他说:“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子张篇》)孔子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获得如此尊崇,显然与他勤勉善学、注重修养、锐意进取、自我完善分不开。“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一“好”,一“敏”,道出了孔子求知经验之真谛。 要想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对知识抱有强烈的追求欲,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篇》),足见求知求道在孔子心中的地位。《论语》的开篇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篇》)也十分鲜明地展现了孔子对学习活动的心理感受。对孔子而言,学习不再是外加的负担和枯燥的劳动,完全成了一件乐事。 孔子的学习热情源于一种强烈的进取心和潜在的危机感。《宪问篇》里孔子的话表露了这样的心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即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自然会助长学习的动力。当今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很多方面都可能超过老师,为人师者更应该在学习上自加压力:“学不如生,何以为师?”“敏以求之”说明孔子很注意学习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是他关于学习和思考关系的经验之谈,“学”和“思”两者相辅相成,尤其是“思”的功能不可忽略。同时,他主张既“学”又“习”,而且是反复练习,经常实践,才能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能力。 《子张篇》里有一段卫国的公孙朝与子贡的对话,对孔子的求知之道作了概括。公孙朝问:“仲尼焉学?”子贡答道:“斌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斌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意思是孔子从哪里都能学习,不一定要有专门的老师。“夫子焉不学”一语中的,概括了孔子求学的一大特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篇》)是孔子关于求知修身的一句名言,说明他从理念上认定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可取之处,博采众长,故能出类拔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里仁篇》)“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篇》),这些经典的话语,历经千年,魅力不减,至今仍闪耀着智慧之光。而且,孔子不耻下问。《八佾篇》记述:“子入太庙,每事问。”别人感到不理解,孔子却认为这很正常,正是这种“每事问”的精神,造就了孔子的博学多艺、才识超群。 孔子虽然说过自己“述而不作”,但他的行动确为后人树立了创新的典范。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完整的思想体系是如何形成的?《为政篇》中孔子的一句话可以帮我们找到答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即研究已有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这句话告诉我们:善于创新,方可为师。在日常生活中,孔子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子路向他请教君子之道,子张询问行为规范,孔子都告知“修己以敬”(《宪问篇》)“言忠信,行笃敬”(《卫灵公篇》)。当樊迟问“仁”的时候,孔子也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对己、对事、对人都提出了明确的规范,他的这些规范不是也可以用来作为当今教育者的座右铭吗? 责编:思 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b383645dc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