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学生古诗——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②, 后不见来者③。 念④天地⑤之悠悠⑥, 独怆然⑦而涕⑧下! 【注释】 ①幽州台:即燕台,又称蓟北楼,在今河北省蓟县。 ②古人:指燕昭王和乐毅(战国时期善用贤才的燕昭王和大败齐军、连破七十余城的乐毅),也可泛指古代的圣君贤相。 ③来者:指后来的贤能之士。 ④念:考虑到,想到。 ⑤天地:指古往今来的历史,无穷无尽的宇宙。 ⑥悠悠:长久深远,无穷尽,形容地久天长。 ⑦怆(chuàng)然:悲伤的样子。 ⑧涕:眼泪。 【大意】 已经过去了的古圣人,我见不到了,还未到来的贤君我也等不到了。想那天地宇宙是这样久远广大,而一个人的生命又是如此短暂,不能建功立业,怎么能 不叫人悲伤地流下眼泪。 【赏析】 这首诗起笔先声夺人,在古往今来这巨大的时间跨度中,感叹前贤已去,后贤未及,表现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令人读来已经觉得苍凉无限。后两句更瞩目于广阔的空间,想天地苍茫,岁月悠悠,自己的知音在哪里?谁又能赏识和重用自己?于是,生不逢时的感伤,仕途失意的郁闷,才略难施的悲愤,知音不遇的寂寥,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孤高自许的心性,历史兴亡的反思,顿时凝结为满腔的怨恨,集中从后两句诗中喷涌而出。怆然而涕下形象逼真地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链接】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出身于官宦书香之家。年轻时性格豪爽。二十四岁中进士,官右拾遗,曾两次出征边塞。圣历初年辞官归家,后为县令段简诬害,死于狱中。在文学上,他继初唐四杰之后,高举革新大旗,大力反对齐梁文的形式主义之风,提倡汉魏风骨,强调兴寄。他的创作,大多内容充实,刚健质朴,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躯。著有《陈拾遗集》十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ee79c966a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