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我想当个扫地 教育随笔:我想当个扫地的 《指南》中明确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下面这个实例让我对此的感触特别深——美术活动中,绘画的主题是意愿画“我长大了想当……”。孩子们在最后的评价环节,都踊跃地介绍着自己的画:有长大了想当宇航员的、有想当舞蹈家和歌唱家的、还有想当医生和老师的等等,很多美好的向往,感觉“正能量”充满了整个课堂。轮到郑子祥来介绍了,郑子祥的画画得不怎么样,零零散散,小朋友和我一样猜不出郑子祥长大了想当什么。《指南》中说,评价幼儿作品要采取纵向地将幼儿与其过去相比,也就是从其个人的成长发展来评价的方法。所以我还是很期待郑子祥的作品描述。郑子祥指着画得不怎么好看的画说:“我长大了想当个扫地的!”什么?我没有听错吧?班级里所有的人都瞪大了眼睛,惊呆了,我靠近郑子祥,想明确一下自己刚才听到的:“你是说你长大了想当一个什么?”“扫地的!”郑子祥毫不含糊、坚定地又说了一遍。全班鸦雀无声,一两秒之后便有人捂着嘴开始笑起来,郑子祥马上低下了头。我懵了,但还好只是一瞬间的,我马上蹲下来追问:“你能跟我们说说原因吗?”郑子祥慢慢抬起头,很严肃又有点胆怯,边指着画中这些零零散散的东西边低声地说:“在我家门口那里,每天都有很多垃圾丢在路上,没有人来打扫的。”我恍然大悟,郑子祥是外地户口,爸爸妈妈在我们镇上打工,所以是租房子住的,孩子是受到那些满地乱飞的垃圾影响才有了这个让大家惊呆的想法呀。我摸着郑子祥的头,微笑地对他说:“你是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我们大家都要向你学习!如果你愿意,你今天就可以去打扫干净,你还可以请一些小伙伴帮忙,你家隔壁有认识的小伙伴吗?”郑子祥看了看我,又想了想,再点点头说:“有的,我家隔壁有两个哥哥。”“那就好,放学回家可以邀请他们和你一起做个环保小卫士,把马路上的垃圾清理干净,好吗?”郑子祥听了,忽闪着他那双明亮的小眼睛,边笑边点了点头。 一幅不起眼的幼儿绘画作品,竟涵盖了如此美好的心境与想法。试想,如果老师只是从绘画技能方面来评价郑子祥的画,那将是完全不同的结果——嘲笑、沮丧,甚至失去信心,产生自卑。 我庆幸自己是耐心倾听着的,也庆幸《指南》中对评价有详细而明确的表述。《指南》在艺术领域教育中指出,要改革评价方法,在艺术创作结果的评价上,重点放在作品或表演上是否有对其个人来说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是否有童心童趣,而不是纯粹的”像与不像”、“好不好看”。要帮助幼儿了解自己,表现自己,让他们都产生一种成功的体验,并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对艺术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和更强创作欲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04ad18f25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