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观后感心得范文5篇_《一堂好课》观后感 据了解,金一南事前已给了200页PPT,可到了录制现场,他第一件事就是跟汤浩说,他又加了10多页的PPT,还加了些短视频。单霁翔事前准备了300多页PPT,可到现场后又给了一个U盘,说用这一版吧,结果是500页的PPT。陈凯歌则是一字一字地手写讲稿。汤浩说,从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主讲老师们对《一堂好课》的课程内容都是非常重视和非常严谨的,都是很认真地给同学们准备了非常充足的内容素材。 汤浩介绍,每节课的主题都是和主讲人一起商量出来的。比如,第二集节目最初是希望单霁翔讲“如何让文物活起来”,但是后来,他更愿意讲“文化遗产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如何让文物更有尊严”。 记者了解到,这期节目最后选择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录制,节目组认为要向世界传扬中华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首先需要能与世界沟通的人懂得和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而北外的学生学习各个国家的语言,当他们了解这些内容后,在与外国人交流时,才能更好地介绍中国。 谈起对主讲人的选择标准,喜马拉雅副总裁,《一堂好课》制片人、总导演周晓晗告诉记者:“主讲人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每个人对于自己所讲述的课程都要有深刻的实践,这样在跟同学们沟通的过程中,他们就有很多跟自身有关的实践案例跟大家分享,能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更能够让同学们接受他们的观点。” 周晓晗介绍,对于课代表的标准相对宽松,更多的是希望他们能起到表率作用,影响周边的同学好学向上,所以节目在选择课代表的时候并没有做过多的设计,而是还原他们学生的本质,去掉明星属性,让他们跟所有同学坐在一起,就自己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进行提问,参与讨论,引导更多的人思考问题。 “节目希望打造一种现象,就是过去我们都是追明星,而实际上明星也是普通年轻人,他们也跟普通年轻人一样有着对知识的渴求,有着对世界的看法,我们希望能在年轻人当中体现一种更加积极向上的追求,那就是对知识的追求。”汤浩告诉记者,“这也是我们在模式研发过程当中的初衷。” 搜集整理 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47f779ab2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c.html